“真要是能像皇上說的這樣,那京城可真的要改頭換面了!”陳世倌道:“臣都記下了!下去后馬上著手辦理!
“這事朕想過幾次了,既然說了,就必定要做到!”乾隆篤定的道:“還不止是城里,城外的關廂也要好生的治理一番了。”
(“在地曰坊,近城曰廂。”關廂泛指城門外幾里地之內的居民聚集地,早年前北京城的各城門外都有關廂。”)
“兩年前修鐵路,把朝陽門外的關廂清理過一番,今年推出的新政太多,又趕上更改國號,不宜再鬧出太大的動靜,放到明年再說吧。”
“接下來就要說第二件大事了,朝廷一年以前就有了造巨型戰列艦的計劃,圖紙也已經設計出來了。但朕卻命暫緩建造,你們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朕就是等著這發電機試制成功,造出大型的發電機安裝到戰列艦上去,戰艦上有了電力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如今終于盼來了這一天,這種事就如同養孩子,生下了嬰兒就不愁長大。”
“既然造出了小型的發電機,你們兩部再全力以赴的研制出能供戰艦上使用的大型的發電機,通過測試后就以此為依據修改戰艦的圖紙,然后就可以動工建造了。”
“造這樣的戰艦可是個慢功夫,需要的時間不亞于修一條鐵路。但一旦建造出來成功下水,其對國家的重要性也不比一條鐵路差多少。”
“你們看著吧,前有了蒸汽機,現在又有了電力,國家的發展就會更加日新月異了!”
“今日就說這些,已經午時兩刻了,該回去吃午飯了,道乏吧!”
就像乾隆所說,這一年國家的事情太多,從京城到各省,從朝廷到各級官府都格外的忙碌。
打從圣駕返京,京城里的各部院、各省督撫,甚至各地的駐軍都忙得不可開交。
國號和年號一起改了,這是一百年來未曾有過的事,自明年元旦之后就要啟用新的國號和年號,這可是一點馬虎不得的事情。
不僅許多印信要提前鑄造出來,所有帶國號字樣的律法、公文、證照、房地契等等全部需要重新印制,就連國界上的界碑都要按著新國號重鑿出來。
戶部還要制作出青晏制錢的樣錢進呈皇上過目,待欽定后交由各省鑄錢司提前鑄造出來,以確保在明年元旦這一天向民間投放。
軍機處與戶部有關東瀛省百姓的遷移政策還沒有最后制定出來,但是一些有遠見的日本商人已經聞風而動了。
商人的眼界比較開闊,消息也靈通,老早就知道近些年中國的發展異常迅速,自然就有許許多多賺錢的機會。
但以前苦于德川幕府的禁令,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走出日本幾島。
如今日本國亡了,還風傳中國要把日本人都遷到本土去,這一下機會終于來了。
許多商人們留下一些家人等著拿遷移補償,自己則帶上金銀和隨從,坐上船就往天津來了。
因為皇上有旨意,急于來中國的日本人,只要核實好了身份,由江戶或京都府衙開具公文,就可以到海軍設立的臨時衙門登記,等候往來的戰艦載上他們去中國。
因為移民政策還沒公布,各省對這些人不予接收,所以他們只能坐船到天津,然后再到京師的外務部,憑著東瀛省的公文接洽。
京城大街上剪了辮子,頭頂上都留起了頭發的人與日俱增。 隨著暑熱漸漸退去,大街上穿著各式衣裝行走的人也越來越多,西洋式的、朝鮮族的、日式的,甚至有膽大的人把明朝的衣服都穿上了街。 見到這些人招搖過市,卻根本沒有巡捕去查問,百姓的膽子就更大了。 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