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劉國琳隨和親王前往日本,然后與兆惠一起返回澳省,把阿桂替換下來回京述職,另有任用。”
“待東瀛的戰事全部結束后,各路大軍將有功將佐的名冊奏上來,由朝廷議敘封賞!”
雖然把何志遠與阿桂從澳省召了回來,但孟學忠原本就是步軍統領衙門巡防營的參將。
這劉國琳是劉國玉的親兄弟,也在統領衙門任職多年,被吳波從都司一路擢升成為了參將。
孟、何二人都是吳波使出來的心腹,有他們去襄助兆惠治理澳省可說是十分妥貼了。
“皇上,”張廷玉道:“廢除《剃發令》、《易服令》的詔書皇上已經御覽過,是不是可以頒布天下了?”
“還有十幾天就是八月中秋了,將詔書用廷寄發往各省及順天府、奉天府,命各地提前將布告榜文寫好?!?
“定在八月十五日巳時準時張貼出去,詔告天下!命各地所有軍隊的兵士于八月底之前全部剪發完畢!”
這時的北京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晝夜不停的施工,白天晚上不得消停,吵得鄰近的百姓覺都睡不踏實。
這時的官府沒有避免擾民的意識,為了完成上憲定下的工期什么都顧不得了。百姓們惹不起官府,也沒有人敢出面理論,至多在家里罵上幾句罷了。
工部營繕司的郎中坐鎮衙門居中指揮,在京的幾個員外郎并一干主事分頭到現場督辦協調,忙得不可開交。
現在工部的人手,京師里加上派到各處去的,比乾隆初年時增加了三倍不止。
但全國的工程越來越多,各處的工廠、建鐵路、修驛道、造碼頭遍地開花,所以人手仍然是不敷使用。
京城的街道輪番修整,將浮土、垃圾都清運出去,夯實后再用粗沙墊了。
所有的城門輪番關閉禁行,鋪設水泥路面,朝陽門內更是一整條大街都封閉了,行人只能在又窄又長,迷宮般的胡同里繞行。
雖然給百姓們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但人們都意識到這些工程結束后北京城將和以前大不一樣,暗罵官府擾民的同時也都在興奮的期盼著。
轉眼又到了中秋佳節,這一天是個絕好的天氣,碧空如洗,艷陽高照,秋風送爽。
剛交巳時,整個京城都躁動起來!
原來是順天府派出了幾十路人手,同時在內外城的各門及城中的繁華地帶、主要街路上張貼出了榜文。
人們迫不及待的擁過去看,有的人情不自禁的大聲念了出來:“……自上諭頒下之日起,廢除順治二年頒發的《剃發令》、《易服令》!”
“除文武官員另行約束外,各族黎庶無分男女老幼,圴可依本族習俗梳理發式、穿戴衣冠……”
這下所有的人都信實了!全城的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每張榜文前都擠得人山人海!
好在步軍統領衙門提前就接到了指令,派出了數千兵士在各處維持秩序。按察署的巡捕也傾巢而出,才沒有大的混亂發生。
中秋節本沒有放爆竹的習俗,但是不到午時,城中所有雜貨店里的煙花爆竹都被搶購一空。一直到黃昏時分,還不斷有來買爆竹的人失望的空手而歸。
天色剛擦黑,正是晚飯時分,城中各處不約而同的響起了震天動地的爆竹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整個北京城都沸騰了!告別漢家衣冠已經整整一百年了!國人們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如今這百年的長夢終于醒了!人們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各色的煙花競相綻放、鉆天猴兒鳴叫著飛向夜空,家家戶戶的人們都涌到街上看熱鬧。
明亮的焰火不時的映照出大人們激動的笑臉、孩子們又蹦又跳、手舞足蹈的身姿……
這情景簡直比大年除夕還要熱鬧!
此時,太平倉胡同的莊親王府卻大門緊閉,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