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公忠廉能,而且知人善任。”
“在任時治河筑壩、整修海塘都頗有政績,是奉旨入祀賢良祠的。”
“臣觀嵇璜頗有乃父遺風,不僅學問人品都不錯,任事的能力也是很好的。”
“嵇璜當然再合適不過,只是年后有些部院要有變動,他另有重任了。”乾隆道:“吏部有個郎中叫裘曰修,你可知道此人?”
“回皇上,臣知道。”
“你覺得此人如何?”
“此人的人品學問都是好的,官聲也不壞。”陳世倌道:“只是臣記得他是乾隆初年中的進士,比嵇璜晚了總有六、七年吧。”
“此后他一直在翰林院任編修,剛調任吏部沒有多久,不知道風里雨里的真正做起事來到底如何?”
“這事朕也想過,其父裘君弼是康熙年間的進士,曾在浙江任知縣,后來在吏部和戶部任過郎中。”
“但裘曰修卻并非在官宦人家長大,他十一歲上父親就亡故,是寡母王氏一直孀居,將其撫養成人。”
“其母不僅通詩書,還尤善刺繡,年近花甲的人了,兒子都做到了五品官,她每日里仍然勤勞不輟,把一身刺繡的手藝都傳給了兒媳熊氏。”
“這樣的家風里教養出來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這些臣還真的不知曉,沒成想皇上萬幾宸翰,卻對臣下了解的如此詳細!既然如此,那這裘曰修似乎也錯不了。”
“那就這樣定下來,這事朕還沒對別人說起過,你自己知道就好。”
“臣遵旨,”陳世倌道:“皇上安坐,臣先失陪一會兒,去皇太后、皇后娘娘的車廂里看看。”
“畢竟皇太后、太后娘娘的鳳駕是第一次上火車,臣怕那些太監宮女們慌了手腳侍候不好。”
“前頭那列火車想是快開車了,再等兩刻后咱們這輛車才能開,臣忙完后再來侍候。”
“你去忙你的,讓人叫劉延清上車來陪朕。那么多將佐侍衛們都在,他幾十歲的人了還在外面凍著做什么?”
這時,第一列火車的乘員都在車廂里坐好,車門也已經全部關畢,機車一直在發出隆隆的聲響。
隨著站臺上指揮的官員用旗子發出信號,每節車廂依次傳來“呲呲”的排氣聲,那是車輛正在解除空氣制動。
緊接著,機車的轟鳴聲更大了,煙囪里冒出的煙也更急,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機車前面幾個巨大的車輪開始緩緩轉動。
列車輕輕的一震,各節車廂間的牽引都受力拉緊了,站臺上的景物開始緩緩的向后退去,列車啟動了。<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