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來,在葉傾城的帶領下,其他年輕一代修士繼續跟隨葉傾城角逐天下。
但好景不長,隨著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勢力逐漸崛起,以及先后十個地方的割據政權,年輕一代修士的力量終究太過于渺小。
沒過多久,于公元紀年960年,后周都點檢趙匡胤發動了政變,建立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多年以來的混亂割據,史稱“陳橋兵變”。
為保證時代更迭的完整性,以及修煉界在新時代下的統一,趙匡胤不得不徹底滅殺跟隨葉傾城的年輕一代修士,避免割據政權的現象再度出現,以此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時代更迭。
無奈之下,葉傾城選擇求助劉鼎,希望李白能夠出手相助,保全年輕一代的性命。而葉傾城也表示可以以自己的道心起誓,絕對不會在宋朝存在的年間有任何反叛的想法和跡象。
盡管葉傾城愿意以道心起誓,但李白卻仍然沒有出手相助,葉傾城只能看著追隨自己的兄弟們一個個死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卻無能為力。
按理來說,葉傾城也應該被趙匡胤所殺,但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葉傾城雖然沒有帶領年輕一代完成夙愿、逐鹿天下,可依舊展現出了其非凡的智慧和雄才偉略。
此等人才,殺之可惜。
于是,身為一等勢力的古寒流出面保全葉傾城,希望將其收為首席大弟子。
古寒流作為沒有插手時代更迭之事的一等勢力,趙匡胤自然是要賣給古寒流一個面子,畢竟年輕一代已經屠戮殆盡,只剩一個葉傾城也絕對掀不起多大風浪,加之事態的前因后果,古寒流這才保住葉傾城一命。
此事過后,葉傾城一直耿耿于懷,雖然葉傾城并不怪劉鼎,但葉傾城卻怪李白不愿意出手相救,甚至是見死不救。
雖然劉鼎在后來解釋過原因,但葉傾城的心中始終放不下這件事情,似乎這件事已經成為了葉傾城心中的一道坎。
正因為經歷這件事,葉傾城性格大變,為了變強,葉傾城可以不擇手段,可以背負罵名,甚至可以忍辱負重。因為在葉傾城看來,所謂的夢想全都是狗屁!只有絕對凌駕眾生的實力才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實力,談什么都是浮云!
劉鼎雖不忍心見自己昔日的好友走向旁門左道,但自己卻也是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畢竟二人雖然有著共同的夢想,但所選擇的道路卻截然不同。雙方無法理解對方的選擇,也注定了無法成為共戰一線的摯交。
時隔多年,葉傾城已經成為了古寒流的首席大弟子,擁有中等神皇的強大修為,假以時日,極有可能登頂大帝之境,成就無上光明前途。
而劉鼎則選擇了留在李白的身邊,經過千年時光的沉淀,劉鼎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滿腔熱血的無知少年。
現在的劉鼎,已經擁有了看破世態的超凡理解以及博學涵養的長久沉淀。雖然劉鼎在修為上不如葉傾城強大,但卻褪去了當年那份無知狂傲,一旦大勢之下的“天時地利”降臨,那么劉鼎就會成為無時不刻都蓄勢待發的“人和”。
這一點是劉鼎絕對的優勢,也是葉傾城永遠無法比擬的。
時至今日,二人在此處陵墓再次相遇,可以說這是命中注定,更是二人即將面對的現實。
至此,劉鼎身份的謎團被徹底解開。
在得知劉鼎的故事之后,有許多宗門勢力之中的年輕修士們全都陷入了沉思,他們不得不承認,即使像劉鼎這樣優秀的人,最終也會敗倒在時代命運的腳下,最終為了自己夢想中所追求的答案孤獨的守候了千年之久。
強如劉鼎,都只能如此,那么自己的命運,又該何去何從呢?
也正是因此,所有人對葉傾城的看法也都有了一個全新的改觀。
世人皆知古寒流首席大弟子葉傾城,為人陰險狡詐、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