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屬下幕僚問李罡應他們留不留下?李罡應堅持讓大家留下。
殷勤地把吳長慶、丁汝昌、馬建忠迎進來。
吳長慶做了自我介紹后,把丁汝昌和馬建忠介紹給了李罡應。
李罡應倒抽了口氣,大名鼎鼎的海軍提督丁汝昌都來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是對手。
雙方客氣了一番后,吳長慶把自己的立場,用所謂朝廷的態度又敘述了一遍,強調了決不干涉內政地承諾。
李罡應聽了不住地點頭。他則對中國軍隊地到來表示由衷地歡迎,對部隊的紀律嚴明大加贊揚。
談到兵變,他強調了三點第一,他堅決反對軍變,這是不可以的,是不能接受的。他和他的家人,絕對沒參加。
第二,他是動亂的士兵用武力和家人的生命相威脅,他才不得不答應出山。
第三,閔妃集團干盡壞事搞得天怨人怒,實在是不得人心。特別不能容忍的是引狼入室,親日疏遠我們的宗主國,喪盡天良。李罡應知道中國對日本有戒心,在這方面大加渲染。
最后,他清吳長慶對閔妃集團發表意見,吳長慶笑而不答。
問急了說了一句“請大院君不要難為在下,我們說了,不干涉貴國內政,當然也不想議論誰的是與非了?!?
但是。馬建忠似乎是無意中說了一句,“中國的歷朝歷代,后宮干政都沒有善終。”
明顯給李罡應吃了個定心丸。
幾個人說了會兒話就要告辭,李罡應堅持要設宴招待,吳長慶很客氣地謝絕,說要招待也應該是他們先來。李罡應如果去回訪,在軍營一定喝個一醉方休。
送走了吳長慶、丁汝昌和馬建忠后,李罡應和幾個人繼續商量。
原來有戒心的那個智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說他會看人面像,這幾個人是絕對可以信任的,特別是那個吳長慶將軍,多忠厚的人呀?
原來的那個樂觀派就更不用說了。
差不多所有人都主張李罡應帶著勞軍慰問品盡快回訪,趁熱打鐵,多聯絡感情多親近。再說了,不去回訪,也失禮呀!
倒是和李罡應不怎么近的那一個,嘆了口氣說“兇多吉少。”
這人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得大家都不舒服。
“先生,何以如是說,難道你看出什么破綻了嗎?”
這人的話,李罡應聽著也刺耳,但還是想耐著性子聽完。
“沒有,一點破綻都沒有,所以才更可疑?!?
這是什么邏輯,沒破綻也是毛病嗎?大家都不用好眼睛看這個人。
那個人卻很不知趣,“大院君大人,能聽臣下一句話嗎?”
“什么話?請講。”大院君李罡應耐著性子。
“加強皇宮守衛,千萬不要去中國軍營回訪。”那人言道。
“我知道了?!?
看大院君沒答應,那個人長嘆了口氣,對大家說“能出去躲避就出去吧,我們斗不過中國軍隊。閔妃集團回朝,在坐的一個人都沒活路。”
說完,回身就走。
回去的路上,吳長慶問丁汝昌和馬建忠,李罡應能否回訪?
丁汝昌說一點問題都沒有,“你們二位應當登臺演戲?”
“為什么?”吳長慶問。
“表演的水平太高了?!?
聽了丁汝昌的話,馬建忠一拍大腿,“壞了,如果大院君不上鉤,毛病就出在這太完美上。”
吳長慶沒聽懂,馬建忠又說了句,“真希望是我多慮了。”
事實證明,馬建忠是多慮了,因為第二天李罡應就興沖沖回訪,還帶了一馬車慰問品。一切都很順利,李罡應的衛隊被留在了大帥的營帳外。袁世凱早布置好人,只要發令,這些人都無法逃脫。
只是在帳內,發生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