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國人不利。
為了保住各自在華利益,他們一方面把軍艦開進長江水面,表面上打出了嚴守中立的旗號,其實是在監視革命黨人。
另一方面則積極的為清廷出謀劃策。
剛剛收到袁世凱銀票的奕劻和列強的聯系緊密,應該是他跟列強暗示了什么。而袁世凱也確實為列強所看好,被寄予厚望。
于是,各國公使和各方代表幾乎異口同聲地呼吁啟用袁世凱。
英、法、德、美四國銀行的美國代表司戴德和法國代表賈思納都發聲“清廷必須選用鐵腕人物,力挽狂瀾,推動憲法改革,叛亂失去了矛頭,就不難粉碎。”
銀行方面強烈要求“必須要有袁世凱這樣的人來保證政府的穩定?!碧貏e強調“袁世凱在訓練新軍方面做過許多工作,他是制止叛亂,召喚回不忠誠的軍隊,以及同起義首領中的某些人達成協議,化解危機的唯一人物。”
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本就是袁世凱的好朋友,自袁世凱被開缺后,一直在為袁世凱鳴不平,這一次叫得最兇。
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恒建議公使們采取聯合行動,共同就重新啟用袁世凱而對清廷施壓,獲得了駐京公使團的一致贊成。
美國還親自派人,如宮覲見,用命令的口氣,要求清廷“不要任用袁世凱做一個尋常的高級官吏,而是作為朝廷的顧問和皇權的執行者”
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奕劻,協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本就與袁世凱交情極深,一有機會就替袁世凱說話。這一次見機會難得,一起給載灃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