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想去,袁世凱想明白了一件事。清廷為什么這樣的看重自己?是指望自己帶著北洋軍剿滅革命黨。
不是有句話嗎?叫作養敵自重。先不說這革命黨能不能剿滅?就算這革命黨很容易剿滅,也不能輕易剿滅,要留著他們對付清廷。
而革命黨的首腦黃興,為什么愿意用拿破侖和華勝頓的地位換取自己和他們一路走呢?不也是因為有自己在,清王朝推翻難嗎?這不同樣存在著“養敵自重”嗎?
推翻了清王朝,在革命黨的那一邊,自己不也就失去可利用的價值了嗎?顯然,這個清王朝也是不能隨意推翻的。
雖然,這個時候,袁世凱還不知道,自己應當怎樣做?可以怎樣做?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在革命黨和清王朝之間的他,清王朝和革命黨都想利用,又都有可利用的價值。
而他要做的,則是想辦法對這兩股力量善加利用,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樣一來,他反而沒有必要招撫這些亂黨了。需要怎么做,同樣要視形勢的發展而定。而當下,急需要做的,是他這位名正言順的內閣總理大臣,回京上任,重組內閣。
臨行之前,少不了對即將委以重任的的馮國璋面授機宜。
雖然,馮國璋是他的親信,是絕對可以放手信任的人,但袁世凱對他也還是要有所保留的。還是要把他的一些做法和想法,穿上好看的外衣,裝扮起來。
因為,他的真實想法是不能告人的。
既然要“養敵自重”, 既然是清王朝不能隨意推翻,革命黨也不能輕易剿滅,臨行之前,袁世凱還是想暫時休戰,為自己的進一步圖謀爭取些時間。
十一日,他派出正式代表劉承恩和蔡廷干,帶著他的親筆信渡江與武昌方面議和。
袁世凱在信中主要表達的意思是“如能承認君主立憲,兩軍即可以息戰,否則,仍以武力解決。”
黎元洪和軍政府主要負責人接見了劉承恩和蔡廷干。
劉承恩和蔡廷干按照袁世凱地交待,見面時強調了,清政府已經宣誓實行立憲,革命的目標已經達成。倘在延長戰爭,只能是生靈徒遭涂炭。現在,列強正虎視眈眈,無休止的戰亂,只能讓列強有機可趁,恐釀中國遭瓜分之禍。希望暫息兵端,公舉代表入京,組織新內閣,共圖治國安邦大業。
黎元洪首先駁斥了袁世凱的革命遭致國被瓜分說。
指出由于清王朝的腐敗和無能,國家已經和正在遭受到瓜分。現進行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正是為使國家免遭瓜分。清廷現在的立憲不過是麻痹人民,維持自己統治的手段。從戊戌變法開始,立憲喊多少年了,什么時候真心實行過。
沒有各地革命的風起云涌,清廷不可能有所謂的立憲,一旦大家放下武器,舊的勢力一定會卷土重來。革命志士的血流得夠多了,不能再無休止的流下去了。
革命的目標是共和,當前的革命形勢一派大好,清王朝的統治已經很快就要土崩瓦解了。所謂民心不可逆,為什么還要走回頭路搞什么君主立憲?
黎元洪最后奉勸袁世凱認清形勢,不要頑固的與人民為敵,不要逆歷史潮流而動。正確的選擇是,率領北洋軍轉向共和,把手下的弟兄們帶上光明的大道。
聽黎元洪這一番話,能感覺出這時候的他已經被革命黨同化了。
軍政府的其它負責人也紛紛發言,奉勸袁世凱不要頑固不化,繼續與人民為敵。別以為自己手里有一支北洋軍,就可以傭兵自重。袁世凱的面前只有二條路,一條是起義投向人民,一條是被民軍消滅。
這些人義正詞嚴,倒讓劉承恩和蔡廷干無言以對。
送劉承恩走的時候,黎元洪小聲對他說,讓袁世凱好好思考一下黃總司令的信,不要錯過良機。言外之意是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