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漢口時,馮國璋看到民軍以民房為掩護抵抗頑強,要求海軍轟擊民房,遭到海軍的拒絕。
殘暴的馮國璋遂下令放火焚燒民房,目的是使民軍失去屏障,無存身之處。
一時間,長江兩岸火光沖天,百姓叫苦不迭。
馮國璋的這一喪盡天良的舉動,不僅沒有使民軍退卻,反而激起了海軍官兵的強烈憤慨。海軍官兵們更加厭戰消極,又有更多的海軍艦艇和官兵加入了準備起義的行列。
馮國璋對漢口人民犯下的這一濤天大罪,漢口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三十一日,武昌起義后雙方最激烈的炮戰開始了。清海軍艦隊經過重新部署和彈藥補充,又駛至漢口江面。從午后三時至四時止,以三艘巡洋艦為首的兩個艦隊,向漢口革命軍猛烈炮擊,三艦左舷及首尾的二十一尊十至十五厘米巨炮,共發射炮彈七百余發,炮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江面。
馮國璋見狀,心里極為得意,心想,革命軍的士氣這一下將被徹底打垮了。
實際上,早在炮擊之前,三大艦已通過電臺暗中商定,修正大炮瞄準點,使炮彈偏離民軍陣地。因此,看起來發炮雖猛,炮火雖密,但革命軍卻沒有多大的傷亡。這一次加入修正aquot炮擊aquot的已不是一艘二艘軍艦了,馮國璋還蒙在鼓里呢。t海籌aquot、aquot海容aquot、aquot海琛aquot為最巨,各艦均以此三艘巡洋艦馬首是瞻。要想策動清朝海軍起義,唯有這三艦出來領頭。而發號司令者,除管帶外別人很難有此權威。t海琛aquot、aquot海容aquot二艦管帶均是滿人,說服其起義不太可能,只有aquot海籌aquot管帶黃鐘瑛(福建閩侯人)是漢人。
于是,三艦官兵暗中商議,決定在aquot海琛aquot和aquot海容aquot艦上秘密地開展自愿參加起義的簽名運動,然后再在黃鐘瑛身上尋找突破口。
秘密指示一下,二艦自告奮勇簽名者甚眾。這一步工作完成后,起義軍官才將此舉目的告訴黃鐘瑛,并把簽名的名單交他過目征求意見。
黃鐘瑛其實內心早已傾向共和,但在當時情況下又不便明確表示支持,只是以默許來贊成這一行動。t海籌aquot將士又爭先恐后地參加了簽名,很快,三大艦的起義發動工作進入尾聲。
在海軍官兵緊鑼密鼓地運動起義之時,馮國璋曾多次不解地提示薩鎮冰aquot為何海軍的戰力越來越差?軍心似乎有渙散之勢aquot,表示十分憂慮和不滿。
與此同時,武昌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也派人送信給他的老師薩鎮冰,力勸其起義反正。t昔人謂謝安云斯人不出,如蒼生何?同胞萬聲一氣,謂吾師不出,如四萬萬同胞何?刻下局勢,只要吾師肯出,拯救四萬萬同胞,則義旗所至,山色改觀。……aquot
黎元洪在給各艦管帶的信中稱aquot國家存亡之機,在諸船主一臂之助。孰無心肝?孰無血誠?孰非炎黃子孫?豈肯甘為幫兇,殘害同胞?請勿猶豫,……aquott江貞aquot艦管帶杜錫珪(福州人)在與民軍作戰中,目睹革命黨人英勇頑強前仆后繼,深感欽佩。杜錫珪決心站到民軍一方,他聯絡了海軍參謀兼aquot海籌aquot副管帶湯薌銘,密謀暗中援助民軍。
兩個人和薩鎮冰個人感情不錯,分頭前去勸說薩鎮冰率領海軍起義。
薩鎮冰以“年老不能擔此非常舉動也”,予以婉絕。
薩鎮冰,字鼎銘,維吾爾族人,一八五九年三月三十日生于福州。
從軍后因深得北洋大臣李鴻章等人的賞識,先后任北洋水師大副、水師學堂教習等職,當過黎元洪的老師。
甲午戰爭中,薩鎮冰以副將銜參加了威海衛保衛戰、劉公島等著名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