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祿貞牢記孫先生關于與唐才常合作,要“攜手協力”,“不要存著成見”的叮囑,虔心與之合作。一段時間的交往和接觸,兩個人的個人感情也很不錯。
自立軍兵分五路安徽大通為自立軍前軍安慶為后軍湖南常德為左軍湖北新堤為右軍漢口為中軍。
吳祿貞與秦力山負責大通前軍的起義工作。
唐才常為總司令,自立軍司令部就設在漢口寶順里四號。定于這一年八月九日舊歷七月十五日各路自立軍同時起義。
秦力山,出生于光緒三年(1877年)。其父秦文炳,曾在縣署任刑名師爺。秦力山聰穎好學,長于文字。
光緒二十四年(1898)春,以第二名考入善化縣學。時值維新運動在湖南風起云涌,秦力山耳濡目染新學新風。又常去南學會聽講演,對康有為、梁啟超及譚嗣同、唐才常等維新人士非常崇敬。
戊戌政變后,應梁啟超之召赴日本,留學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在校時,和一些進步留學生及興中會會員也有來往。
秦力山在日本東京創辦的《國民報》。
參加唐才常等所組自立軍,任前軍統領。七月去安徽主持大通一路自立軍起義。
吳祿貞和秦力山到大通后,便積極地投入到起義的準備工作之中。
秦力山的童年好友孫道義,是哥老會員,此時在安徽撫署當管帶,從他那兒他們秘密得到了軍械。
兩人通過會黨首領符煥章、秦老耀等人用散發“富有票”的形式發展組織。
富有票,清末唐才常組織的會黨“富有山堂”所散發的宣傳票券。
此票“仿錢店票式,上列‘富有’二字,中注發錢‘一千文’。蓋用立大字號、業精于勤、日新其德” 各種各樣的圖案。此間含義取自《周易?系辭傳》,“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南陵、青陽、裕溪等地的會黨也積極準備,秘密向大通靠攏。八月七日,義軍在江北原桐城縣境內的周家團現屬縱陽縣、鐵板洲、和悅洲現屬銅陵縣等地聚集。
清軍長江水師駐大通的一營士兵大部份為哥老會員,決定倒戈。
起義總指揮部設立在和悅洲的“生生庵”,前線指揮部設立在和悅洲的大關口。八月八日他們宰牲祭旗,宣布起義。
當大通起義的第一槍打響后,倒戈的四艘炮艇,立即掉轉炮口,轟擊大通督銷局、厘金局。
督銷局為專收鹽務稅的機構,厘金局為清朝籌軍響的稅收大關卡,都是駐大通和悅洲上的重要機構。藥械局則是清軍儲存彈藥、軍械之要地。
倒戈水師轟擊了督銷局、厘金局后,又俘虜厘卡炮艇八艘,擊沉督銷局的常平差輪。
義軍登岸后,連續攻下鹽務、厘金、藥械三局和一些庫房及衙門。進而占領了大通全鎮。義軍聲勢大振,大通附近百姓附和者達三、四萬人。他們又一鼓作氣,分兵攻占青陽、南陵、蕪湖。
當被打懵了頭的敵人清醒過來后,馬上調動了大批軍隊從水、陸兩路來“會剿”自立軍。
安徽巡撫王之春派出大批人馬,兩江總督劉坤山派出了三艘軍艦,長江水師提督黃少春調來三營水師。
在敵人潮水般涌來時,他們開始向南陵方向退卻。
自立軍前軍原打算退向南陵等待援軍,哪知他們等待的援軍根本不會來!
康有為雖說以支持起義名義,確實募得三十萬巨款。但錢進他手后舍不得拿出,連他親口答應的自立軍的軍響,都是一拖再拖,遲遲不能到位,使得起義時間一再推遲。
而前軍未能接到通知,單獨起義了,于是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危險境地。
他們且戰且退,在橫港、楊家山、汀家洲、南陵,與清軍激戰。終因眾寡懸殊,他們浴血奮戰七晝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