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函,內有:“及今尚可轉寰,失此將無余地”語;其三是馮國璋等五將軍聯電請取消帝制以安人心電文;其四是派駐日本公使陸宗輿來電稱:日首相大隈與內閣各大臣及元老,借宮宴之便開御前會議,專為討論對華問題,認為時機已至,日本應在中國自由行動,派兵進駐中國各地,以確保東亞之和平。
其他則是各種軍報,包括張敬堯受傷,及各省反對帝制電文一束。
這時袁和梁對坐一個方桌前,袁世凱已如驚弓之鳥,覺得哪兒都不安全。
他以手指蘸茶涂方桌上,以談某方情形如何,某人態度如何,應付得失如何。涂滿了桌子,又以紙擦去,如是者一而再,再而三。
最后,袁面色沉重地對梁說:“事到如今,我只有如此決定,分為幾方面進行,中央政事由菊人(徐世昌)、芝泉(段祺瑞)任之。安定中原軍事由華甫(馮國璋)任之。請你替我致電二庵(陳宦),囑其一面嚴防,一面與蔡松坡言和。你和卓如(梁啟超)有舊,以私人情誼托其疏通滇、桂,并復長素(康有為)函,請其援助卓如。倘能令國家安定,我犧牲至任何地步均無不可?!?
袁世凱很想聽到梁士詒的勸慰,更想聽到他的反對意見。但是,梁士詒卻一言不發,只是表情凝重的點著頭。
袁世凱還是下不了決心,或許實在是舍不得好容易得來的皇帝寶座。
在稱帝的熱潮中,楊士琦已經有些被袁世凱邊緣化了。在內外煎迫的情形下,他把智多星楊士琦找來問計。
楊認為當前大局困窘,除非采用和平方法,否則很難解決反袁的護國運動,而和平的先決條件,必先取消帝制。
這是袁世凱最不想聽到的話,但他終于知道了自己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
他不甘心的對楊士琦說:只怕取消帝制仍不能滿足獨立各省的愿望,“倘若對方得寸進尺,連總統地位也不給保留,則取消帝制依然不能求全”。
楊認為“先盡其在我,如果護國軍迫人太甚,則我直彼曲,就會激起北洋派的同仇敵愾”,到那時候可以團結北洋系和護國軍一戰了。
民國風云人物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