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接受的,因此一直處于僵局。
但是,對于護國軍方面倒袁的主張,作為政.府方面“居中斡旋”的馮國璋,內心是贊同的,甚至是說出他的心聲。
四月中旬,馮國璋有兩份重要電報給袁:
其一:“國璋耿直性成,未能隨時俯仰,他人四其讒構,不免浸潤日深,遂至因間生疏,因疏生忌,倚若心腹,而密勿不盡與聞,責以事功,而舉動復多掣肘,減其軍費,削其實權,全省兵力四分,統系不一,設非平日信義能孚,則今日江蘇已為粵、浙之續矣。顧國璋方以政.府電知川省,協議和平,用意既復略同,敢弗贊助?以故力任調人,冀回劫運,乃報載陳將軍政中央電,聲明蔡鍔提出條件后,滇、黔于第一條未能滿意,桂、粵迄未見復,而此間接到堂轉陳電,似將首段刪去。
“值此事機危迫,猶不肯相見以誠,調人暗于內容,將何處著手?現雖照電川省,商論開議事宜,雙方未得疏通,正恐煞費周折。默察國民心理,怨誹尤多,語以和平,殊難饜望。實緣威信既隳,人心已渙,縱挾萬鈞之力,難為駟馬之追,保存地位,良非易易,若察時度理,已無術挽回,毋寧敝屣尊榮,亟籌自全之策,庶幾令聞可復,危險無虞。”
其二是:“竊自滇事發生,國璋屢欲有陳,輒以干冒尊嚴,懼受譴責。茲者禍迫燃眉,難安緘默,謹為鈞座瀝陳之,比年以來,樞府采用集權,無論兵力財力,均歸中央遙制,即以軍隊言,各省自有之兵一律裁減,一旦發生事變,統系不一,調遣為難。將軍巡按使之實權,幾至限于一城,不能更及省外,蘇省秩序雖稱寧謐,然初聞浙警,全部震驚……。倘國是久不解決,星火或竟燎原,國璋即欲盡守土之責,亦恐力不從心……。我大總統斡運中樞,統馭全國,而滇、黔抗命,粵、桂風從,民鮮安居,軍無斗志,文告既無從感格,武力尤不易挽回。杞人之憂,又不僅在一隅而在全國矣……。
“國體甫改,劫運忽聞,致亂之由,可思其故……。阿諛者取悅,憨直者見猜……。為今之計,惟有吁懇大總統念付托之重,以補救為先,已失之威信難返,未來之修名可立,及此尊重名義,推讓治權。對于未變各省,不必抽派軍隊,致啟猜疑,前敵戰事已停,亦無容加增兵衛……。國璋仰荷恩知,追隨最久,縱叢謗招尤,而素懷不改,鈞座在職一日,誓竭一日之孤忠,設事與愿違,則私誼拳拳,亦不忘于畢世。”
馮國璋的這兩個電報全是牢騷,雖然沒有明言,可是其意卻呼之欲出。“已失之威信難返,……推讓治權”,這應該是袁世凱得力干將中首先勸袁退位的。民國風云人物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