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合、袁世凱還真肯下功夫,花銀錢,命內務府勘察地點,準備修建武義王府。派人征詢黎元洪意見,黎元洪根本不予理會。
第八回合、袁世凱專門發布命令,有五種人可以不在他面前稱臣,其中就包括民國元勛黎元洪。別人都上表感謝,黎元洪照樣理都不理。
第九回合、袁世凱派親信梁士詒登門勸說,黎元洪先是避而不見,而后推脫不過,無法不露面。
沒等梁士詒說完,就憤怒起身,對著一房柱說:“若你等再逼我,我就一頭撞死在這里?!眹樀昧菏吭r趕緊離開。
為了維護大局,給百姓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黎元洪在很多方面,都做了違心之事。有時袁世凱希望他出面做什么事,盡管他不情愿,也還是滿足袁世凱的要求,可以說,差不多是有求必應。所謂,無關大局的事好商量,可做可不做的事可以去做。但是,大事,原則問題是不能含糊的。
如我們前面所說,人是有底線的,無論如何,底線是不能突破的。譬如現在,維護共和,就是黎元洪的底線。
袁世凱終于看清了,老實厚道黎元洪,也有特別倔強的一面,并非是可以任他擺布之人。袁世凱很慶幸,自己適時地把黎元洪從湖北弄出,放到身邊,還是好控制些。
或許,一直以來,袁世凱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黎元洪身上,卻“大意失荊州”而忽略了另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蔡鄂。
一九一五年九月底的一天,蔡鄂專程來東廠胡同拜訪黎元洪。他已經被袁世凱軟禁在京將近二年,平日里很少與人來往,走動多一點的便是黎元洪。
這個時候,袁世凱的稱帝,已經是和尚頭上的虱子。蔡鄂這次來,看來是想知道,黎元洪對袁世凱稱帝的真實態度。
兩個人已心心相印、無話不說,即使對別人,黎元洪也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因為所處的環境,蔡鄂還是很謹慎的,他的名字,還出現在積極勸進的名單中。
得知了黎元洪的所想,蔡鄂也說了實話:“袁氏已經利令智昏、自絕于國民,要想捍衛共和,起兵討伐是唯一地選擇?!?
黎元洪完全贊同,擔心蔡鄂困在此處,是有心而無力。
蔡鄂神秘地說:“請黎公拭目以待,我出京四十天后,定有佳音傳來。”
看到蔡鄂胸有成竹,黎元洪很為他高興,連說:“我相信,我相信,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經過了一番準備和策劃,蔡鄂十一月十一日離開北京。先到天津,由天津走水路坐船到日本,十二月二十日,再由日本輾轉秘密回到昆明。
很快組建起“討袁護國軍”,十二月二十五日,宣布云南獨立,打碎了袁世凱的稱帝夢,敲響了袁家王朝的喪鐘。
黎元洪算了一下,從蔡鄂十一月十一日離京,到云南起事,果然四十多天,不由得贊嘆:“松坡,不愧為當代豪杰!”
蔡鄂出逃,對袁世凱振動和打擊極大,他由此而更加強了對黎元洪的防范。
江朝宗密令東廠胡同的衛隊長:“萬一京師臨時有不測風云突發,汝輩務須極力保護黎公……無論如何不可使之出東廠胡同之外?!?
蔡鄂在云南振臂一呼,全國各地紛紛相應。原國民黨人,本就是堅定的反袁派。二次革命,曾飽受爭議,現在大家看明白了,國民黨這是有先見之明。而立憲派和很多曾不遺余力支持袁世凱的人們,也終于看清了袁世凱的狼子野心,而紛紛匯聚在護國軍的大旗下。
以梁啟超為領袖的,一直和國民黨對立的進步黨,為了保衛共和,也堅定的和自己曾經的政敵站到了一起。
梁啟超還發表了《異哉所謂國體問提者》,重重的鞭撻了袁世凱的喪心病狂和狼子野心。
護國軍從實力上并不強于“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