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準備,便慢吞吞地說“他今天仍然還是總統,張勛叛逆我們要號召軍隊討伐他,如果我們不依正軌而行,不接受總統命令,行使合法職權,其后果是很嚴重的。因為軍人的推戴是不合法的。今天靠軍人推戴,亂平后大家恃功而驕,豈不是搬石頭打自己的腳?何況所能取得的軍人擁戴,不過是北方幾省,西南方面仍是承認黎總統,一定不予支持。三國時曹孟德何以挾天子令諸侯,就是為了出師有名。國難當頭,個人意氣是要不得的。承認黎為合法總統,就能使您的任命合法?!?
張國淦這番話說動了段。于是段接見了黎的密使,也接受了黎的命令。
段祺瑞受命出山“勤王”后,立即部署一切。
考慮到兵貴神速,如果時間一拖,參加復辟的人員一多,局勢便難控制了。 經和親信智囊再三研究后,決定就近取材,從河北省京畿附近找軍隊。
很快選定駐馬廠的第八師長李長泰部和駐廊房的第十六混成旅馮玉祥部,以這兩支部隊作為討逆軍的基本武力,同時和在保定的直隸督軍曹錕連絡。
李長泰(1862-1922),字階平,直隸武清縣(今屬天津市)人。天津武備學堂畢業。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李長泰加入新建陸軍,歷任工程營領隊官、管帶、工兵參領、留直副將,北洋第六鎮協統。
民國元年(1912年),李長泰署理直隸大名鎮總兵。翌年,轉任冀南鎮守使。民國三年九月,任陸軍第八師師長。民國四年,兼任駐保定司令官。
段在進行軍事組織時,外交上遭遇到一點困難,原來根據《辛丑條約》,天津附近二十里是不許駐軍的,這對于討逆軍很不方便。
幸而和日本有密切關系,日本方面派青木中將幫助段策劃軍事,借給軍費一百萬元。同時日本公使在公使團會議中建議中國在討逆時期,允許中國軍隊有行軍及運輸的自由。對此,各國勉強表示了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