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甘肅督軍后,于民國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起拒蔡、廢督、和“甘人治甘”運動,嚇得蔡成勛不敢到任。
在北方,直隸省議會建議各省省議會派代表到上海,于民國十年年一月十七日舉行聯省會議,討論制定省自治法的問題。
這個時候的北京政府,本就沒什么作為和行為能力。一方面,對“自治”運動雖然不贊成,但無力反對。另一方面,不敢得罪握有兵權的各省督軍,更不能隨便調動他們。只好退而求其次,盡量派本省人為本省省長,以回應各省自治的訴求。
督軍們有的想自兼省長,有的想用自己人為省長,便又常發生北京政府任命的省長,因事先未征求各該省督軍的同意而遭拒絕。例如,北京政府任命的湖北省長夏壽康,因為受到督軍王占元的反對,開始在漢口設立省長行署,很快就被驅逐下臺。
風行全國的“自治”運動自然也波及到了廣東,與別地不同的是,廣東人“自治”運動的要求是把桂系趕走。
而另一方面,直皖戰爭中直系大勝后,一直以來和直系一唱一和的桂系,也擬借這機會混水摸魚。具體計劃是派兵入閩,想法是一石二鳥,表面上是伐閩,進軍時順道先滅粵軍。
得知桂系計劃,為了回應廣東人粵人治粵的要求,陳炯明下決心率軍回粵。
一九二零年八月十二日,陳炯明在漳州公園誓師,分左右中三路回粵。
以第二軍全部任右翼,由永定、上杭、武平進攻大埔、松口、蕉嶺、平遠;由許崇智指揮,負責進攻韓江上游,占領梅易、興寧為目的。
以第一軍之一部任中路,由小溪、平和進攻鐃平、平原,由葉舉指揮。
以第一軍之一部任左翼,由鄧鏗指揮,與中路軍會合,共同進攻韓江下游,以占領豐順、潮安、汕頭為目標。
三路人馬以破惠州為第一階段的總目標。
與此同時,部署鄒魯、姚雨平等以義勇軍名義在潮汕應援,運動劉志陸的親信軍隊鐃光、羅兼柔為內應。
粵軍遠戍福建已經兩年,平素被桂系的欺凌壓迫。凡有血氣的人,無不痛心疾首,因此回師命令頒下,全軍振奮,都抱破釜沉舟之志,以光復故鄉驅逐客軍為目的。
面對粵軍的凌厲攻勢,粵督莫榮新急調桂軍精銳莫正聰,盧炎山、江永隆、劉達慶、卓貴廷、林虎、馬濟、沈鴻英及滇軍李根源等部分頭抵御。桂軍駐粵多年,搜括自肥,軍紀廢弛,毫無抵抗能力,根本擋不住一心回家鄉的廣東佬。
八月十六日粵軍便攻克大埔、潮州、梅縣。
二十一日陳炯明抵汕頭督師,孫中山特電嘉慰,電云“粵軍分路進攻,所向大捷,連得名城險要,使敵聞風而潰。……捷報傳來,欣喜無量,由此綏定百粵,預祝最大之成功。”
粵軍收復潮梅后,乘勝疾進,右冀進占志隆、龍川、河源。河源之戰,桂軍沈鴻英和林虎的主力慘遭擊潰。中路進占永安,左翼由海陸軍聯合擊破三多祝,進抵平山,距惠州僅四十里。
自從粵軍攻克河源,平山后,桂軍已沒有抵抗能力。西江、北江革命軍乘勢突起。朱執信奉命偕吳禮和等策動虎門炮臺起義,九月六日虎門炮臺守兵正式宣布獨立。
粵軍回粵,得天時、地利、人和。在粵軍進展順利的同時,黃明堂、陳繼虞、周之貞、王鳴亞、胡文燦、李天德、梅萼等各地民軍紛紛起兵響應,西江、北江、瓊岸等處都落入起義民軍手中。
粵軍第一主要目標是惠州,桂軍全力固守,粵軍屢攻不下。
孫中山乃致電閩督李厚基,請其迅速派兵支助粵軍,以收夾擊之效。閩粵合兵當可收復惠州,惠州得則廣州肇慶各地即不成問題。這時候閩軍旅長王永泉和廈門方面的軍隊已和粵軍合作,出發助防。
九月二十六日,廣州警察廳長魏邦平、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