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所謂的“國民大會”繼續舉行。
外交團用正式的公函通知北京外交部,對于軍警罷崗表示關切,因此為了外僑安全起見,擬派各國聯軍巡街。這一來才讓擁曹派慌了手腳,當晚七時,警察便自動復崗。
這一天,馮玉祥、王懷慶向黎元洪表示,可以推舉顏惠慶組織內閣,并將政權交與這個內閣。
黎表示組閣人選可以考慮顏惠慶,可政權問題應由國會解決。
王家襄、王正廷勸黎再向國會提出解釋總統任期案,以便體面下臺,饒漢祥拒絕起草這個咨文。
晚間黎宅又有會議,根據馮、王意見請顏組閣,顏也參加了這個會議,表示愿意捧場。但是,在散會后找不到高凌霨、吳毓麟,便又出爾反爾打了退堂鼓。
同一天,吳佩孚的代表李倬章來到天津,代表吳表明態度。說吳子玉要他鄭重地聲明,一切活動要在軌道以內行之,不要任性妄為,不要讓“老帥”(指曹錕)落千秋罵名。表示吳本人自己決不參加這次政潮云云。
十日午飯后,又有中級軍官三百余人到東廠胡同黎宅索餉,侍從武官長蔭昌代為接見。
蔭昌說“總統不是不關心各位的欠餉,現在正忙于組織內閣,在內閣沒有產生前,軍警餉項自然都無從發放。”
軍警代表則堅持以節關日近,非即日發放不可。糾纏到下午三時才散走。
接著“公民團”在天安門前聚集千余人,還有所謂“市民請愿團”、“國民大會”代表等,手持“改造時局”、“府院勾結種種失政”、“財政無辦法”、“市民餓、總統肥”、“總統不管市民”、“總統退位”等紙旗向黎邸進發,沿途散發傳單,均是攻擊黎的詞句。
到了黎宅,請見總統,黎自然不肯接見,請愿“市民”便在黎宅門外搖旗吶喊,鼓噪喧嘩。
黎叫人去找步軍統領聶憲藩、京師警察總監薛之珩派軍警來維持秩序,都置之不理。包圍者到了午夜才散去。這晚黎宅電話被軍警派人監視,不許接傳,自來水亦被堵塞。
黎元洪坐困東廠胡同,形同囚禁,“惡民”包圍,軍警索餉,水電斷絕。
黎在極端險惡情勢下,迫不得已,乃急電曹錕、吳佩孚求援,同時并將該電轉致各省。
電云“連日留張不獲,請人組閣,皆畏不敢就。罷崗開會,全城鼎沸,謠言紛起,皆謂有政治作用。本日復有軍警中下級官數百人,無故闖入住宅,借名索餉,此豈元首責任所在?又有公民請愿團、國民大會,約近千人,續來圍宅。元洪依法而來,今日可依法即去,六十老人,生死不計,尚何留戀!軍警等如此行為,是否必陷元洪于違法之地?兩公畿輔長官,當難坐視,盼即明示!”
十一日,黎元洪在私邸召集留在北京的名流舉行會議。
出席的有顏惠慶、顧維鈞、孫寶琦、王正廷、吳景濂、王家襄、湯漪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空氣也很窒息。
黎在會議上表示,不能再蹈民國六年的覆轍,一走了事。自己下臺沒有問題,可是決不做徐世昌第二。
他說“我是依法而來,今天要走也要依法而去,不能糊里糊涂的被人趕走。”
北京的空氣更加緊張,六月十日十一日兩天里,滿城風雨,草木皆兵,達官貴人紛紛搬到天津,好像北京又有大難要臨頭。
十二日又有軍警代表、“公民團”代表更番到黎宅示威。
黎的親信、總統府秘書長饒漢祥也認為非走不可了,只是政學系的兩位閣員還主張戰斗到底。
中午王懷慶和馮玉祥送來聯名辭呈。黎還是下令加以慰留,并派張懷芝退還呈文,他們都拒而不受。
接著第十一、十二兩師中下級軍官宣布全體辭職。
黎元洪困處東廠胡同,他求援無路,于是再發一通電報給曹錕和吳佩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