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中舉,在江浙一帶的學子中造成了一次震蕩,大家爭相抄錄傳看其“怪八股”,視為開風氣之先。坊間刻印的“怪八股”特刊,把蔡元培的文章當作壓卷。許多人在后來的科考中,也紛紛而效仿。
當然,也有老學究不屑一顧,將蔡元培斥為“文妖”。
此事在上層也引起一些關注,時在北京做御史的李慈銘,閱完浙江官版《題名錄》時,在全省已丑恩科137名舉子中,只將蔡元培和沈寶琛的名字和籍貫寫入日記。
對于讀書人來說,中舉,是何等榮耀呀!
那個年代,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取功名,一次次地考,一次次的名落孫山,一旦中了反而可能會發生意外;比如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著名人物范進。
吳敬梓在《范進中舉》中寫道
范進中舉的喜報到了,其本人卻不在。送喜報的人等著領賞,家人說新貴人去集上了,一鄰居自告奮勇去找尋。
“那鄰居飛奔到集上,一地里尋不見;直尋到集東頭,見范進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鄰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恭喜你中了舉人,報喜人擠了一屋里?!哆M當是哄他,只裝不聽見,低著頭往前走。鄰居見他不理,走上來,就要奪他手里的雞。范進道‘你奪我的雞怎的?你又不買?!従拥馈阒辛伺e了,叫你家去打發報子哩?!哆M道‘高鄰,你曉得我今日沒有米,要賣這雞去救命,為甚么拿這話來混我?我又不同你頑,你自回去罷,莫誤了我賣雞?!従右娝恍?,劈手把雞奪了,摜在地下,一把拉了回來。報錄人見了道‘好了,新貴人回來了。’正要擁著他說話,范進三兩步走進屋里來,見中間報帖已經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這個一輩子屢試不第、窮困潦倒的范進,初聽人說自己中舉,根本就不相信這種天大的好事落到了他頭上,及至夢想一旦成真,不禁歡喜得過了度,一時間發了瘋。
《范進中舉》的故事固然是虛構的,但卻真實描繪出讀書人的辛酸和不幸。范進不管怎么說還中舉了,那無數個考了一輩子都不中的人們又當如何呢?
16歲考中秀才,22歲便考中舉人,與那些數都數不過來的科場上的倒霉蛋不同,蔡元培的運氣似乎特別好。雖非一考而就,但也是少年得志,可謂一帆風順。
精通八股文的蔡元培,用“怪八股”來應答試卷是不是有幾分惡作劇的成分呢?我們不知道,但和范進一樣,能夠中舉蔡元培還是很意外的。雖然沒有像范進那樣歡喜得發瘋,但內心的欣喜若狂是無法言表的。
六叔和他一起參加了此次鄉試,又一次不中。當著六叔的面,為了使其少受些刺激,蔡元培不好表現得過于興奮。但他的六叔卻表現得比他自己中了還要高興,覺得自己這些年來,在這個侄子身上下的功夫總算沒有白費。
收到蔡元培中舉的消息,他最先想到的事是,拉著蔡元培到其父母的墳前,把這特大的喜訊,告知兄嫂的在天之靈。
蔡家在他們住的那一片人緣極好,加上親朋好友,連日里來賀喜的絡繹不絕。對于蔡家人來說,更是特大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