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永正九鼎問,血濺九龍冕染塵。
晉主天文修盛世,宣風變易引陰云。
大羲,立于九州東方的王朝,地大物博,兵強馬壯,國祚傳承數百載,始終屹立不倒,傲據東方,雄視諸國。
然天有不測風云,先皇染疾,猝然駕崩,尚幼的太子在一眾老臣扶持之下登基,年號永正。
永正二年,羲皇采納御史大夫“推恩”之策,意圖削藩強國,以正皇威王法。
殊料政令一出,反響強烈,八大藩王同時起兵,自邊疆殺向王畿,大羲一時遍地狼煙。
朝廷無奈,整頓甲兵應戰,地方廂軍死守拖延,中央禁軍出擊圍剿,逐個鎮壓。
禁軍銳不可當,數月之內平定東海,全殲叛軍,三大藩王飲恨。隨即,禁軍西進,兵鋒直指晉王唐宣。平日隱忍不發的晉王卻是兵力強悍,與禁軍僵持不下。經數月苦戰,晉王以雨夜突襲,行斬首之計,于九龍川一戰擊潰皇朝三十萬大軍。隨后兵鋒急轉,奇襲大羲皇都,廢永正帝,登基為皇,年號天文,盡誅異己。
稱帝后,唐宣大行鐵血政策,總攬朝政,內平亂局,外阻強敵,重整綱紀,再造皇威,世人稱之為圣君。
天文十九年,被世人盛贊為圣君雄主的唐宣作風漸漸轉變,大興土木、耗資擴軍,廣誅異己。而自身隱于深宮之中,名為玄修,暗操獨治。一時間大羲生靈涂炭、百姓人人自危。
萬姓不安,各路反羲勢力先后涌現,各方勢力亦是蠢蠢欲動,僅獲得十余年安歇的大羲再度陷入風雨飄搖中。
…………………………
雨積云聚,山雨欲來。
雄偉的大羲皇城已被陰云籠罩,萬家燈火蒙上一層氤氳,光暈四散,模糊不清。
時辰越是往后,與天相接的那朵黑云越是下墜,狠狠地壓在城頭,陰沉地似要擠出幾滴墨來。低垂的天幕像俯瞰人間的高大神祇,神威赫赫,叫皇城屈膝俯首,叫眾生膽戰心驚。
皇城西市,刑場之上,雖未入秋卻已人山人海。刑場中央,一百余囚犯垂首跪地,骯臟的囚服破如懸鶉、曾經意氣風發的人如今狼狽不堪,一個個面色愁云慘淡,顫抖著等待著終結的到來,唯有居中者雖垢面蓬頭、傷痕滿身,仍昂首直身,面色從容,不減一身峭峻風骨。一旁的百余名儈子一個個虎背熊腰、兇神惡煞,人人手持一把大鬼頭刀,光潔的刀刃閃著寒光,在昏沉的天色下亦格外醒目。圍觀者雖人頭攢動卻肅穆無聲,屏息等待著行刑時刻的到來。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尖銳刺耳的聲音突兀叫了起來,有些沉悶的人群隨即興奮起來,跪著的囚犯也顫抖地更劇烈了“靖安侯穆弘毅,里通夷族,謀逆造亂,連累我大羲數十萬將士喪生邊疆,其行殊劣,其罪難赦?,F羲皇有命,夷其三族,以昭天道,告慰數十萬將士在天之靈!”
“斬!”一聲悶響,令牌擲落,高高在上的監斬官扯著嗓子大聲疾呼,神色癲狂,一個斬字如驚雷炸響,震撼了整個刑場,緊接著驚雷之后,就是連綿不絕的驟雨狂風。
“斬!”
“斬!”
“斬!”
眾聲呼號下,滿場躁動,囚犯們低頭耷腦、抖若篩糠,圍觀者則口沸目赤、應聲喊斬。劊子手活動筋骨,目露兇光,紛紛提起身邊的一壇壇烈酒,飲下半口,又吐出半口,噴灑手中的鬼頭刀上,趁酒壯人膽之際,順勢全力一劈,向著跪在自己身側的人,徑直落下。
“咚、咚、咚”,狂躁的刑場迅速寂靜了下來,只能聽到人頭落地的咚咚聲,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一雙尚稚嫩的眼睛,緊緊的盯著這一幕,望著人頭滾滾,只覺四肢僵硬,動彈不得,瞠目張嘴,卻無法發聲,就在一股股猩紅的鮮血噴涌而出,灑向天際之時,眼前的場景兀然模糊,隨即漆黑一片,再難見半點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