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若將軍想要一人才來襄助治理關中,相比此人是最合適的。”
默默點頭,劉范聽著蘇則說的,并沒有多說什么。心下只是覺得,蘇則說的果然和他想的一樣,其實知曉漢末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關中這片土地上,若是論治理,張既居第二,似乎沒有人敢居第一。
畢竟他基層為縣令時的政績就在那里,而他也是憑借政績一步步走上高位的,對于這樣的人才,劉范沒有理由不關注,只要有機會他肯定會將其招徠到麾下的。
“張既、張德容,聽文師方才所言,此人似乎之前并沒有從事州郡大事,若讓其署理三輔治理之事,其是否能擔當重任?我想還需謹慎些才好!”當下,劉范并沒有表現的急不可奈,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質疑,讓張既主動去證明自己。
畢竟但凡是想要今后在關中得到點機會施展才華,張既就必定要努力的去證明自己。只有他本身的能力足夠突出,才會得到劉范的認可。
“將軍請放心,張德容之能是有政績支撐的。”對于張既,蘇則同為關中人,還是要贊揚他的,“應對州郡事可能經驗稍微有些欠缺,但相信其也能迅速掌握這門技能。”
見蘇則對張既信心滿滿,劉范也不再多言,說到底,他也只是稍微矜持一下,畢竟他如今已經成為震懾一方的大人物,對于名臣能吏他也有選擇的權力。
“既然文師如此看好他,我便將征募他的事情委托與你。”順水推舟的將事情交給蘇則,劉范也附加了解釋,“眼下此間事情已經了解,我軍接下來就是向長安挺進,屆時我恐怕也無暇抽身。文師久在三輔,對于征辟士子當無虞的吧?”
“將軍軍務繁忙,既然將此時委托與在下。我便盡力為之,希望也能替將軍有所分憂!”蘇則心下覺著這或許是劉范對他的一個考驗。
雖然他之前與劉范有些微薄交情,但如今兩人的身份已經天差地別。蘇則也不是不識時務的人,他往后若想在劉范麾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體現自己的價值。
還有拉攏鄉黨勢力。
蘇則看的很清楚,劉范一旦制霸關中后,其麾下就會出現兩股勢力。分別代表關中和益州集團的利益。無法回避,蘇則代表的肯定是關中三輔。
而劉范麾下目前勉強屬于這股勢力的有法正、孟達,以及射堅、射援兄弟,其他的不屬于益州系的則有徐晃以及新加入候選四部。
所以,可以明顯看出劉范麾下的派系中,關中系是極其薄弱的。征辟關中俊賢加入就是勢在必行的。
蘇則接下了征辟張既的事情后,劉范對關中今后的治理有多了幾分信心。
其實有時候,劉范也恍惚,漢末這個時代士林互相舉薦的風氣正是格外盛行。在固定的交際圈內,但凡歷史上出現,有些名氣的人物,都是能夠詢問到出處的。
像荀彧可以替曹操舉薦大量的潁川賢才,王商能為劉范列舉許多益州俊賢,這都依賴與這個時代貴族階層對知識的壟斷。有機會學習知識,并能夠脫穎而出的人,必然會被人記住。
漢末的士林就這么大,當地的名人必然也會被人認識推崇的。
蘇則如何與張既溝通,勸說他來為劉范效力,此處暫且不提。只說劉范在渭水河畔受降程銀、馬玩的同時,已經派輕兵前往槐里與高陵,拿下了此二城。
隨之而去的,便是劉范大軍即將抵達長安的消息。
而這段時間里,李傕郭汜卻也同樣率兵來到了華陰。李傕先是對賈詡動之以情,懇請其出面再幫他一次。無奈之下,賈詡點頭答應。
于是,在賈詡的謀劃下,華陰城內的數股力量竟又奇跡般的重新聯合了起來。
<99.。頂點小說網更新最快網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