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英雄豪杰相交,如今將軍愿歸附于我,那日后我等共同博取功名也。”
隨著袁耀的一番安慰話術下,也令鄧當頓時感受到了身心一身輕。
他本以為受降以后,自己定然會遭受到袁軍甚至袁耀的冷嘲熱諷,但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袁耀似乎并未借此貶低,反而相反極其看重他。
這頓時讓他不由而然的感受到了一陣“士為知己者死”的熱血感。
安撫好鄧當的情緒后,他亦是再度接見其余諸將校并一席言語勉勵他們日后當要奮勇殺敵,努力拼搏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短暫的一席話音。
袁耀便盡收揚州軍的軍心。
這一幕令崔州平以及黃忠、紀靈等諸將的眼里,不由越發敬佩不已。
這才是他們的公子呀!
不僅統御甲士出眾,連安撫人心的本領亦是一流水準。
只不過。
為了安全起見,袁耀卻也并未第一時間攜眾入城,而是以眼神示意從旁的許褚。
見狀,許褚頓時會意,遂連忙大刀一揮,麾下百余親衛軍士便不約而同地結陣邁著堅錚的步伐迅速向城內行去。
他們的任務便是替大軍偵查軍情,涉足城中細細察覺是否有敵軍的伏擊。
雖然袁耀相信鄧當此舉或許是真心歸降,但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選擇先派遣軍士入城探查。
畢竟,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謂“人心難測”,他不能抱著僥幸心理。
而且,縱然鄧當乃是真心請降,但難道其麾下諸將校都會與之一條心嗎?
故此,在經歷了淮水被綁一事,此時的袁耀已經是收斂了心性,沉穩冷靜方面亦是越發成熟。
瞧著袁軍士卒們先行入城的動作,鄧當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但此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自己屬于新降,人心尚未歸附,袁耀持著警惕心理,自然也是無可厚非!
等待半響。
當城墻上緩緩升起袁軍大旗,并且親衛軍士在跺墻上親自招手,以示城內一切正常時,從旁的許褚方才拱手道
“啟稟公子,城內現下一切正常。”
“好!諸位隨本公子一道入城?!?
隨即,袁耀遂拋下了內心的警惕,高聲道。
緊隨著,諸將以及降將一齊跟隨著袁耀入城,至于袁軍各部則散列于壽春北郊,尋一平坦且有水源之處安營。
至此,隨著壽春平定,淮南平定的時日亦不遠也!
袁氏也漸漸的開啟了主政淮南之地。
注:鄧當,揚州人,東吳名將呂蒙姐夫,其人驍勇善戰,曾跟隨孫策平討山越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