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對于大漢天下來說,注定將是極其不平凡的一載,從北至南,各地群雄忽然是全方位的展開了激烈碰撞。
戰(zhàn)火頻發(fā),可謂無比慘烈。
各州郡間徹底陷入了戰(zhàn)火紛飛當中。
徐州、青州,冀州方面,袁紹所部與公孫瓚哦幽燕騎士、陶謙與曹操雙方激烈攻防。
甚至,西面關中地區(qū),以李傕為首的西涼軍亦在暗自布局,想借機以無形之手操控天下局勢。
而另一面。
江、淮,汝的袁術勢力亦在穩(wěn)步發(fā)展著。
隨著袁耀率眾攻取歷陽,掌控九江全境以后,淮南地區(qū)的建設以及吏治提上了日程。
隨著劉馥被委任駐于合肥,境內的屯田、安民工作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抵足合肥城,劉馥并未第一時間下達政令,而是先行遣親信考察當地。
經過將近四五日的考察下,劉馥方才心滿意足的回返合肥,隨后親筆手書一封加急送往歷陽,邀袁耀抵足合肥,欲有要事相商。
而此刻的袁耀也正在歷陽繼續(xù)整軍備戰(zhàn),商討軍事,意圖繼續(xù)攻略廬江郡。
在袁耀看來,欲要渡江取江東六郡,那決計不能對廬江坐視不理,不然將后患無窮也!
整個淮南之地,九江、廬江而郡須全權納入治下,方才能徹底掌控江北。
但據情報所顯示,廬江目前的敵情太過復雜,相比九江,更是混亂無比。
單單是雷薄、梅成等匪患,便坐擁數萬余勢力,更別提廬江還暗藏著諸多豪強部族的私人武裝。
這種種因素,會令袁軍平定廬江相較之下略有困難。
正當袁耀與崔州平議平廬江之策時。
劉馥關鍵時刻書信已至。
待看罷過后,袁耀感覺到劉馥或許會有何問題想要自己尋求援助,遂也值得暫歇進軍廬江的策略,轉而引領許褚以及百余親衛(wèi)縱馬回返成德。
沿途之間,袁耀并未快馬加鞭,反而是放緩了速度,與諸人徐徐行于田地間,暗暗觀察著諸民眾的春耕。
現已是四月時節(jié),春耕也已經進入到晚期。
瞧著一片片田地里已是播種,只待半載后的秋收,袁耀方還是極其滿意的。
只不過。
當察覺到還有一大片田地尚且處于荒廢的階段,荒草雜聲而無人耕種時,臉色不由“刷”的一下子便沉了下來。
以點破面。
從這里,袁耀已經能夠聯想到,九江郡現已經呈現著“地廣人稀”的現象。
隨即,他心下不由暗暗想著:“看來多載來,江淮地區(qū)受戰(zhàn)亂、饑荒影響,已經是影響到了民生,導致形成了如今地廣人稀的局面。”
“這要是任由發(fā)展下去,秋收以后,賦稅將難以收取呀!”
這一刻,袁耀亦不由濃濃思忖著。
畢竟,賦稅將是作為一個政權最為直接的經濟來源。
而能否令國庫充盈,最關鍵的便是人口,而且是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力。
但現在此等局面,卻令袁耀有些猝不及防。
他沒想到,九江郡現亦有些殘破的現象。
想著這些,他也不由深思著:“待面見劉馥過后,得催促他盡快將這些無主之地收歸國有,然后迅速將民屯和軍屯組建起來。”
“不然,未來后勤恐怕將無法支撐我軍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也!”
這一點,袁耀看得極其清楚。
須知,原史上的官渡之戰(zhàn),雄霸了整個中原諸州的曹操都為了缺糧而憂心。
可想而知,糧秣是多么的緊缺。
并且,袁耀還想到了一個令人可怕的問題。
那就是現已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