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廣人稀的局面,可這么久來,淮南之地的流民卻為何會如此少見呢?
這不合理啊!
濃濃沉思一番,袁耀稍作思索,好似頓悟了,這些流民或許已經被當地豪族收攏,給削去戶籍,變為了佃戶。
從此,這部分人累死累死將只是為豪族服務,創造相應的價值,但除了令無限壓榨以外,將再無半點自由。
甚至,也由于他們并未登記造冊,被隱為了黑戶,國家也無法收取賦稅。
這等于說,豪族的勢力進一步擴展了。
但每每一想到如此,袁耀卻是有些頭疼了。
在當今這個時代,豪強大族的勢力太盛,且兼并土地的情況日益嚴重。
實際上,是極其難以約束、管理的。
不僅如此。
現地方豪族幾乎都與天下儒士相互連結,若貿然開罪于豪族,那勢必會遭至士林間的群起抗議。
身處亂世,最重要的自然是人才。
而恰逢優秀人才幾乎都是士林出身。
一旦聲名狼藉或者是受到士林的敵視,那么離敗亡一途就不遠矣!
原史上,前有董卓,后有呂布。
無不是因為聲名而徹底喪失了士林的支持,才導致群情激奮,被眾人一起推倒的。
所謂“以史為鑒”。
袁耀雖想到了此事,可依然卻不敢貿然處理,此事只得謹慎商議處置。
更何況,袁氏本就是關東士族的領袖,居于家中的占地面積以及莊客、仆人,佃戶都何其深厚,若真要抑制土地兼并,豈不是要先從自己做起,不然何以服眾?
但將矛頭對準自己,恐怕老爹袁術第一個會抽了袁耀的皮……
這才是最令人棘手的事。
一聯想到諸事,袁耀不由沉思道:“看來得迅速趕赴成德,與劉馥商議建設合肥一事了。”
偶然間的田間探查令原因想到了許多,他此刻也開始急躁起來。
實在是,土地兼并對于影響國家的破壞性太過強烈。
縱若強于大漢,卻依然在地方豪族的土地兼并下導致流民遍地,國力衰弱,漸漸的走向了落寞。
若無法解決土地兼并之死,那縱然建立了嶄新的政權,也將會迅速的腐化掉。
但偏偏“土地兼并”的問題,又是影響華夏數千年封建社會的首要問題,直到天朝的建立方才完美解決了土地兼并以及地主鄉紳壟斷基層,控制民眾為佃戶的做法。
這一刻,袁耀也針對此等問題,陷入了抉擇間。
且行且想間,袁耀一行也漸漸地進入了成德郊外,距離城池約莫還有二三十余里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