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番楚楚動容的演技以及堅決強硬的態(tài)度下,諸來使終究還是妥協(xié)了。
開始詢問著袁耀若要發(fā)兵需要多少軍需之類的問題。
么辦法,現(xiàn)在是各家族遭受到了黃巾肆虐,縱觀郡縣,也唯有袁氏有實力平叛,各豪強大族也只能依靠袁軍的實力對抗黃巾賊。
作為求人的一方,自然只有讓步。
瞧著對方提問,袁耀心下已是喜笑顏開,心道:“你們終于肯按照我的計劃行事,也不枉我苦心孤詣的演戲一場了。”
雖然內(nèi)心喜不自喜,但面上卻依舊流露出一股受寵若驚之色,沉聲回應道:
“諸君,據(jù)近日來的戰(zhàn)報所顯示,黃巾賊本就擁兵萬余,麾下實力異常強悍,現(xiàn)汝東各城邑間的民眾又大肆相助,令黃巾賊間的聲勢越發(fā)兵鋒強盛。”
“耀想,想要徹底平定此次叛亂,絕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須曠日持久方才能平叛。”
此話落下,袁耀還假意略微在心下暗自尋思一番,遂才面露懇求之色道:“若諸君能夠說服各家主資助錢糧以供給軍需,那耀定待全軍感激不盡,亦會迅速起兵平定叛亂。”
話落,袁耀頓時間鄭重起身,面向諸眾深鞠躬,以示感謝。
這一刻,隨著袁耀如此迅速的敲定著此事,也令諸來使未有了反悔的機會。
所謂“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
袁耀都已經(jīng)向諸位鞠躬道謝了,我如此一番熱情,諸人豈不能辜負吧?
瞧著袁耀一番熟練的舉動,諸人頓時發(fā)覺自己上當了,看這情況,他定然是早有謀劃,就等著他們自愿說出愿資助錢糧一事呢。
但事已至此。
諸來使尚且還有求于袁軍,且臨行時各家主也心知或許要出血方才能請動袁軍來援,故而也有這方面的準備。
基于此因素下,一使者不由緩緩拱手道:“那不知公子大概需要提供多少資助方才能用兵呢?”
聞言,袁耀稍作思索,遂道:“若要滿足軍需的話,那至少每家得出十萬石糧以及百萬錢,不然耀擔憂在平討叛亂時,黃巾賊將利用近日來搶掠而來的物資與我軍拼消耗。”
“還望諸位能夠理解,并做好各家主的思想工作,耀絕對不是在臨危間敲詐勒索。”
“若各家主實在不愿意太過破費,也可以耐心等待一番,待后將軍為我軍提供足夠的糧餉后,耀亦當迅速遣軍平叛。”
一席話落。
袁耀態(tài)度謙卑,也并未逼迫諸人,反而是以衣服楚楚動容的語氣與之商議著。
但在座諸人皆不傻,袁耀話中之語所釋放的信號已是不言而喻!
反正你等各家不大出血,我是不會遣軍征討黃巾的。
至于待袁術(shù)補足后勤一事,就是唱得好聽的借口了。
諸來使有理由相信,若各家族不予以資助錢糧,那可能汝南已東地區(qū)的地方豪強勢力都被洗劫一空后,都不會見到袁軍的身影。
只是……十萬石,百萬錢……
這……這太特么獅子大張口了吧?
諸使者聞聽以后,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雖說各家主有出血的準備,也授權(quán)他們在多少籌碼之內(nèi)可以予以答應。
但顯然袁耀所提出的這條件遠遠的超出了范圍。
諸使者也并未有接受的權(quán)利。
“公子,您這條件太過苛刻,不知可否適當減少一些?”
聞言,袁耀卻是沉聲回道:“若諸位資助的軍需不夠,那耀可無法保證能夠一定平定現(xiàn)今間聲勢正值浩大的黃巾哦。”
一語而落,他巧妙的回絕了此使的要求。
“那公子還容我先差人快馬加鞭回報家主在做定奪,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