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條件太過苛刻,我無權做主。”
此話一出,其余來使紛紛予以回應著。
“這是自然,悉聽尊便!”
這次會談自然便如此宣告結束。
但對于諸來使稟告各家主的意見,袁耀也是絲毫不急,他依舊氣閑若定地等待著“好消息”。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心急。
誰急誰就輸了。
況且,若繼續拖下去,黃巾打破莊園,受遭殃的豪族勢力只會越來越多,到那時,他們自然會接受袁耀的“無理”條件而選擇大出血。
畢竟,大出血與被抄家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
大家都是聰明人,知曉如何選擇。
既然各來使需要回稟各家主,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時日。
再這段時間之內,袁耀繼續命細作時刻關注著汝東方面的戰報,以隨時掌握第一動向。
而他則游弋于袁氏祖宅中。
走近袁氏府門,迎面而來的便仿佛是片片綠樹成蔭之景,院中兩側栽種著無限挺拔的參天綠樹,以及一圈圈的花圃。
穿過這片綠蔭區,映入眼簾的方才是一排排房舍。
一眼望去,進顯富庶與貴氣十足。
良久,府內部方才走出一位年近四旬左右的中年,遠遠跨步走來,袁耀見狀,下意識的便拱手行禮道:
“袁伯,小子耀拜見。”
袁耀恭敬行禮。
眼前此人正是袁氏旁親,袁耀的族伯父袁鵬,再全家舉家遷往都城居住時,唯有他選擇留在祖宅,負責袁府日常的事務打理。
“哦,是耀兒啊,多年未見,你果真不讓叔父失望,成熟許多了呀。”
自從袁術入主汝南郡,開始率部平討淮南地區以后,袁鵬也開始竭盡全力對本家予以資助,也開始時刻關注著天下局勢的發展。
對于近日來袁耀統籌大軍,連戰連捷的事跡自然是無比清晰。
現相見著袁耀,心下自然是多了數分贊賞與自豪之色。
對于長輩來說,還有什么事情能夠比看見后輩有出息更興奮呢?
“伯父,您謬贊了,耀還尚且太過年幼,雖近日來鮮有名聲,但還遠遠不夠,還需繼續努力才是。”
一語落的,袁耀依舊保持著謙卑之色,面浮現笑意道。
瞧著袁耀不卑不亢,袁鵬內心不由愈發欣喜,隨即領著袁耀一邊交談,一邊往內府而行去。
一路之上,門客眾多。
他們聽聞近日來于江、淮,汝地區聲名鵲起的袁公子回歸祖宅時,都不由面露好奇之色,紛紛聚攏而來,以一睹袁公子的風采。
袁耀自然是無視著這一切。
他還在與伯父袁鵬深切交談著。
此次他回袁府自然也是有求于人的。
須知,袁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作為祖宅亦是吸納、培養了不少門客以及幕僚。
他是希望能夠回府選拔一批人才。
畢竟,平定黃巾亂后,自然要對汝南進行戰后的治理。
這沒有人才是不行的。
而就在抵達府外時,袁鵬向他推舉了一人,卻令袁耀頓時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