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舊城下。
鄭軍大營距離城池約莫二十余里,遙城相望對峙。
這段時日以來,鄭寶率部日夜猛攻城池,可卻依舊無功而返。
在劉馥的大局統籌下,縱然城內郡兵戰力一般,可亦是將城防得滴水不漏。
這也全賴于自抵達合肥一線后劉馥所施的一系列政策的因素導致。
由于劉馥平素便極其注重民生發展以及民眾們的利益,平日里更是時常與百姓匯聚一堂,了解他們的訴求,以及指點迷津并解決民眾當下的難題。
故此,雖說他上任時日尚短,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民望。
現今間,隨著鄭氏叛亂,局勢危急之下,當地青壯紛紛自愿受征召助其守城,部分鄉紳、豪強還大肆供應錢糧等后勤物資,以及派遣家丁武裝參戰守城。
正是有著當地人強有力的支援下,合肥城依舊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憑借此城,牢牢將鄭寶所部釘在于此,導致無法繼續進兵。
更何況,蔣欽引領本部之士橫亙于肥水之上,屯于合肥舊城側翼,對鄭軍后部產生著極大的威脅。
這也讓鄭寶有些投鼠忌器,縱然是攻城時,也得大費心思進行提防。
只不過。
凡事有利就有弊!
雖說憑借著劉馥的民望,導致當地鄉紳、諸百姓大都參與到守衛城池中,卻同樣也有響應鄭氏的豪強等各方勢力。
合肥地區除了巢縣鄭氏算是最大的地方集團武裝以外,尚且還有毛、潘,李等勢力不容小覷的地方豪強家族。
這幾家豪族勢力不弱,平日間便與鄭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他們相互勾結、聯合打壓當地官吏,壟斷政策的延續。
并且,還大肆發展地方產業鏈,以擴大家族規模,相互間進行聯姻來締結、維持友好關系。
所以,毛、潘,李這數家豪族與鄭氏間有著數不清的關系與淵源。
現下鄭寶起兵欲奪整個淮南之地且驅逐逐漸入主的袁氏勢力,他自然不會愚蠢到單獨抗衡,自然也向與自家家族親近的各豪族勢力。
一番商討下。
以毛、潘,李為首的這部分豪強興許是為了繼續鞏固與鄭氏的關系,又或者是為了事成之后能夠分一杯羹。
現已經各自響應鄭寶的舉兵。
要么為其援助錢糧,要么派遣私兵武裝響應或者攻略當地城邑、村鎮予以響應。
也由于部分鄉紳勢力唯毛、潘,李馬首是瞻,現在他們的號召下,也紛紛響應鄭寶的攻勢。
故而,現今間除卻依舊站在劉馥一面繼續予以支持的鄉紳等勢力以外,合肥周邊城邑、村鎮的聯系幾乎全部被切斷。
劉馥等眾只得困守孤城之中,被動防守。
連續強攻數日未果,鄭寶一時也不由有些氣急,時而惱怒又發火,但又面露無奈之色。
他沒想到,劉馥此人竟然如此難纏。
在己方已將合肥舊城徹底變為孤城以后,諸民眾與各鄉紳勢力卻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其的支持。
這大大出乎了意料之外,也令他深受震撼。
大營內。
隨著合肥遲遲未攻下,攻勢受阻,導致無法繼續進兵壽春,局面本就有些陷入到不利的趨勢。
恰逢這兩日來更是風聲大起。
到處都散播著兩日前,鄭愷率部欲突襲奪取成德城,卻終究遭受到袁軍主力的圍殲而導致全軍覆沒的種種消息。
一言一語傳得有板有眼。
雖然鄭寶并不清楚究竟是誰在背后大肆傳播消息,但自家族弟率偏軍突襲成德卻是對戰局走向極其有深刻意義,也令其絲毫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