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莫要說笑,備不過一平凡之人,有何德能夠甘當接領徐州大任之職?”
“還望使君莫要在提,若當真事有不為,可讓使君的子嗣承繼,備定然會竭力輔助之!”
一席話語而落,劉備亦是一臉正氣盎然的拱手堅錚道,神情間未有絲毫的虛情假意,流露著絲絲真情實意。
面對著劉備的執念,陶謙也是不放棄,再度道:
“玄德,我有兩子,皆已過加冠的年華,但卻學無所成,胸間既無治理州郡的政務之才,又無有安邦定國,統帥三軍的統御之才。”
“可現如今,徐州周邊卻是群狼環視,無時無刻不覬覦于徐州的富饒,若讓謙二子接任徐州大任,不僅不能護佑徐州民眾周全,反而還會害了他們性命呀!”
“望玄德務必要應允謙這點心意也!”
話音落罷。
一旁身長七尺五,身材雍容,面色略顯富貴以及絲絲肥胖的徐州別駕糜竺亦不由拱手站出說道:
“玄德,既使君如此堅持,你便應允了下來吧?”
此話方落,其余諸士亦是紛紛拱手附議著。
原本,他們對于讓徐州于劉備之事或許還并不那么熱衷。
但近日來,劉備在沛國的所作所為卻是令滿府的諸人無不心生敬佩之色。
劉備屯駐小沛不過短短旬月功夫,境內便人心依附,民眾無不在歌頌著劉使君。
這頓時之間,諸人便發現了,劉備定然是此亂世間的一代仁君。
切記,是仁君,不是好人。
(后世有太多人為了黑劉備而大肆抹黑其所作所為,其中最主要的黑點有三,白門樓一語判呂布死刑,突出忘恩負義,長坂坡以十余萬百姓作人肉擋箭牌而阻擋曹軍追擊,此突出他的腹黑,甚至,還有說劉備跟呂布行徑相同,都投靠了無數的諸侯而叛離。)
對于這些黑點,只能說純屬無稽之談,黑子們絲毫沒有文化的體現。
首先,白門樓劉備并未忘恩負義,真實的情況是呂布兗州被打得裸奔而投奔徐州,劉備接納了他令其駐軍小沛,呂布非但不思報恩,反而趁機襲取徐州。
面對此等陰險狡詐之人,劉備為何還要保他呢?
更何況,曹操何許人也?
豈會因為劉備的一言便定呂布生死?
恐怕最主要的只是為了借機試探劉備心思罷了!
其二,長坂坡的逃跑起因是由于劉琮聽信奸人蒯越、蔡瑁之言,未做絲毫抵抗便欲舉荊州全境投奔曹操,而令駐軍樊城、新野一帶的劉備反而腹背受敵。
基于此等情況下,劉備方才棄守新野、樊城,南下逃亡。
在這之間,諸葛亮還建議劉備取襄陽,滅劉琮,將之據為己有。
可劉備卻依然并未接受。
實際上,若此時劉備應允,攻克襄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因為,自古以來,人心向背永遠比城池的防御遠遠重要。
而劉備身在荊州七載,仁義愛民的名聲早已是婦孺皆知。
所謂的“攜民渡江”是拿民當擋箭牌,這個黑點無論怎么看都站不住腳。
首先,劉備這是在逃命,不是游山玩水,為何要帶著十余萬百姓拖累行軍速度?
劉備最初的戰略是進駐南郡的江陵,以獲得此地的軍需。
而襄樊與江陵之間路途約莫三四百里左右。
若論正常的急行軍,不過三四日便可抵足江陵,又何至于被曹軍在長坂坡追上。
要知道,劉備南撤之時,曹軍還在南陽境內呢。
若他真的不帶絲毫的百姓撤離,等曹操親抵襄陽在攜部追擊,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
另外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