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瞧著袁耀一直眼神微凝,面色緊促,直直的盯著輿圖上的坐標看著,一言未發!
良久,方還是孫策先行打破了沉默,面露嚴肅之色,不由說著
“公子,方才周將軍之建議,你一直并未采納,其實所憂慮的并不只是丹徒一線的敵軍吧?”
此言落罷。
袁耀方才眼神微動,遂道
“伯符所言甚是,當真是深懂我心啊!”
瞧著孫策此刻面上掛著一絲絲濃濃的自信之色,袁耀既是感到一陣欣慰,但又極其頭疼。
難得有如此與自己志同道合且年紀相仿的青年,可卻礙于總總因素,不敢對其毫無保留的信任,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戒備心。
么辦法,他了解孫策的秉性,內心時刻都藏有一絲沖勁,是決計不會甘居于人下的。
縱然現在孫策表面上看,沒有什么大問題。
但袁耀卻不相信,自己能夠在數月左右的功夫便將此原史上赫赫有名且桀驁不馴的江東小霸王所折服。
隨著孫策提到,袁耀遂也不在保持沉默,不由與諸將一齊探討起來
“諸位將軍,隨著近日來我軍的斥候越發的混入吳郡境內深入探查下所得知,那于吉已經在吳、會地區布道十余載。”
“他在當地的聲勢、民望以及信徒都無比龐大,且凝聚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
“若我軍貿然大舉進軍,會不會極其有風險?”
“或者說,敵軍會不會趁勢集結部眾來攻奪曲阿城?”
這一席話音徐徐而落。
雖然說得極其直白,但卻極其的耐人尋味!
也能令諸將會心思索著。
沉吟了良久,得到了袁耀的一番提醒,蔣欽一拍大腿,率先醒悟過來,遂高聲道
“少主所慮極是啊!”
“別看我軍目前兵多將廣,掌握了主動權,可細細分析,局勢現下看似有利于我軍,實則卻并無太大的主動。”
“據情報所述,那妖人于吉擅長蠱惑人心,在吳、會地區能夠煽動太多的無知民眾起來鬧事,且這些百姓都對那所謂的太平教忠心無比,情緒亦是極其狂熱。”
“少主所慮者,應該是此等因素吧?”
瞧著蔣欽亦是迅速以自身的見解窺破出了目前戰場上的態勢,袁耀一時也不由欣慰地笑了。
看來自己這麾下的一位位驍將都在漸漸的朝著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去走了。
每逢戰斗時,先進行一次戰前會議,這也幾乎成為了袁軍軍中的一項標配。
因為,如此做既能夠集諸人之所長,提前的先探討一番接下來的戰術謀略的布置,以及敵軍會作何打算等等。
在袁耀看來最關鍵的還是諸將能夠聚在一堂相互研討,如此亦能夠促進數方能夠在思想上的融會貫通。
這樣亦能使諸將成長得更為迅速。
“公奕所言不錯,此的確是本將最為憂心的難題,且也最頭疼的問題。”
“目前我軍一旦要攻略吳郡腹地,那勢必會被于吉抓住機會以趁勢鼓舞起百姓間狂熱的情緒,號令他們前來攻擊曲阿。”
“如此,若我軍主力不在,那將如何抵擋這些狂熱徒分子呢?”
話落此處,袁耀亦是先行向諸將坦言道。
此問題一直令人頭疼無比,不知該如何解決?
可思來想去,唯一的解決方案似乎只有正面突破前往丹徒的祭壇防線。
但……
這似乎成為了無解的難題般!
諸人一齊探討著各式各樣的方案,只是最終商榷下來卻是都不可行。
一時間,軍府中不由充斥著一股悲憫般的沉默氣息。
諸將此刻的情緒忽然有些低迷下來。
他們對于此等滋味實在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