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放出與張濟、段煨等分裂勢力結盟一起對抗來犯之敵。”
“此恐怕是接下來的確最好的方案。”
話音伴隨著時間的結束。
曹操方才醒悟了過來,隨即雙目正視著從旁的戲志才道:“志才,你的意思莫非是,袁軍是在借此障眼法好來彌補自己真正的戰略企圖?”
“從目前所展露而出的情況來看,大概是八九不離十了。”
戲志才如實予以回應著。
耳聞著其回復,曹操思索半響,不由試探性的相問著:
“既然袁氏是在佯攻潁川,那不如將子孝所部調回來如何?”
“主公,此萬萬不可啊!咳咳!”
偶然一聽此言,戲志才瞬息之間便激動了起來,連續著數聲咳嗽,連帶著面上蒼白的臉色不由愈發嚴重了。
旋即,他不待曹操有所決定,便先行解釋著:
“主公,袁氏兵多將廣,此次既然能夠兩路出擊,那以袁耀此子的謀略能力,絕對不可小覷!”
“若是我軍對于潁川郡不管不顧,那袁耀勢必會迅速調整戰略,以先吞并整個潁川郡,繼而能夠得益舉大眾北進入兗,以威脅我軍后方。”
一番話語而落,戲志才亦是迅速將各項因素都予以分析著,為曹操選擇方案做出針對性的選擇。
另外一面。
此時的袁軍主力早已通過了上蔡,踏入了潁川境內。
直至目前,袁軍前鋒距離許昌城不過唯有三十余里的路途。
在稍作原地休整間,此刻袁耀亦是在召集魯肅等諸謀臣正一同商議著接下來所將發生的變故一一正對著地圖操演著。
從此時間魯肅已經能夠看出,袁耀最終的選擇了。
在月夜下的江亭時,他曾為袁耀設計了上、中,下三道的戰略方案。
上策是集中揚州諸郡之力盡快涉足各州郡間,好舉大眾北進中原諸州,以圖霸業。
中策則是以揚州為根基,向西朔江而進,以吞并荊、益二州為依托,構建完全體的長江天險布防攻勢。
下策則沒必要再提……
而此戰略對于袁耀來說,的確沖擊力更大。
他也不經一次在解析著中策戰略的效果,其實遠沒有那么得利。
畢竟,己方現在已經占據了整個淮河流域,若是北進中原,則是進可攻,退亦可守的局面。
可如若是選擇中策的戰略發展,雖說也不一定不行,但風險、弊端也極其明顯。
從揚州諸郡朔江而上,究竟需要花費多少時日,而須擊破荊州劉表的統治又需要花費多少時日?
待己方成功解決諸事過后,手中又不約而同般地出現了其余問題。
若是在平定江南的戰役中,卻致使雄踞北方的眾群雄紛紛被消滅,而使一家獨大的話,那待北方一統,單純依靠長江沿線,又焉能如何提供糧食與兵員呢?
到那時,江南與北方當真有一拼嗎?
這一點,袁耀不得為知。
但他卻能夠明白,若是選擇中策的戰略,卻是疏漏太多,不值得冒險。
袁耀來自后世,可是對原史的敏銳極其精湛。
原史上,從官渡之戰結束的時刻,東吳軍便已進駐至柴桑一線,由中郎將周瑜負責操練兵士,熟練戰船。
但最終結局卻有些出人意料之外!
吳軍竟然在江表十二虎臣,以及軍事無比顯著的周瑜帶領下,是遲遲沒有干翻江夏黃祖的統治。
花費了八年時間,方才迅速將江夏黃祖擊破,并將夏口已東的半個江夏郡納入了治下。
這八年來,反而是曹操一直在積極的渡河平定北方,以消滅袁氏余黨以及異族胡人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