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將玄法道的組織結構重新理順,在人事任命上做了不少調整,使得教派從一個簡單的宗教團體變成一部運轉順暢的機器。
現在調整完成,只等史進等人到位,教派大會召開就可以付諸行動,將圣教軍和律令監的人手充實起來。
教派內暫時無事,他一下想到了還在和柴進的隊伍對峙的楊春和崔埜,現在是抽出時間解決問題的時候。
杜昱回到馬頭山山寨,帶了幾名小廝繞道直奔滄州。
通過定位和對講機的聯系,他很快就找到了楊春和崔埜的駐地。
二人現在的隊伍已經膨脹到五千多人,光天化日之下駐扎在滄州附近,其實已經比較顯眼了。
顯眼的也不止是他們,柴進的六千多人也不遑多讓,而且這位后周皇族的財力相當驚人,也不知是之前私藏還是起兵之后打造的,他的隊伍里竟有一百多披甲騎兵。若是按大宋的律法私藏鎧甲等同造反,現在的小旋風已經和反賊沒什么區別了。
因此當杜昱聽楊春和崔埜說起的時候也大感意外,要知道他為了低調行事也只給手下頭領級的兄弟配了甲胄,就是山寨那些精銳騎兵也多是一身合成革做的皮甲。這時他才理解楊春和崔埜為什么沒敢輕易動手。
當然了雙方沒打起來也不止是這個原因,一方面是兩邊實力旗鼓相當哪怕柴進占據上鋒真打起來代價也比較大,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滄州附近可是駐扎了一支朝廷大軍,而且還是赫赫有名的北宋靜塞軍。
說起靜塞軍杜昱還是比較了解的,自打能穿越到這個時空他可沒少研究宋朝的史料,曾經的靜塞軍可是宋太宗趙炅親自督建的北宋歷史上最強的一支騎兵部隊。
滿員三千人人,一人五馬,騎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開兩百斤的硬弓,剽悍異常。而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駒,從軍士到戰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鉤連長槍。
這支集當時大宋全國之力打造的王牌部隊戰力也極為強大,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在歷次對契丹作戰中,未嘗敗績屢次正面打敗遼國最強的王牌軍隊鐵林軍。是和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女真的鐵浮屠、蒙古重甲鐵騎并稱于世的五大鐵騎。
不過這也是成軍初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皇位的更迭,盡管這支騎軍依然是老趙家的嫡系部隊,但戰斗力已經不能與當年相比,尤其是遼宋之間百年的和平早就磨平了這支傳奇部隊的底蘊,如今也就是個樣子貨。
但不管怎么說,這支靜塞軍也是有幾千匹馬幾千人規模的正規騎兵部隊,與柴進和梁山泊的這兩支隊伍相比還是有絕對優勢的,所以兩方都不想鬧出太大動靜引得靜塞軍出手。
杜昱了解這些情況之后反復思索,最后決定和小旋風柴進見一見,最好雙方能各讓一步和平解決這件事情。
有了想法之后,他立刻寫了封信讓楊春派個小廝去和柴進一方聯系。
柴進本人還真的在軍中坐鎮,這貨現在信心爆棚,認為現在亂世開啟,他真的能有一番作為,給他信心的不是別的,正是淮西王慶和河北田虎的成功。
江湖消息,現在淮西王慶已經攻破南豐、荊南、山南、云安等幾座軍州。
而且在南豐城中建造寶殿、內苑、宮闕、僭號改元,甚至偽設文武職臺、省院官僚、內相外將,儼然一副國中之國的景象。
最重要的是王慶扯旗造反公然立國,大宋朝廷居然還拿他沒什么辦法,附近幾個軍州的大軍前去清繳被一一打退奈何不得。
不僅如此,距離滄州不遠的田虎在威勝州起兵之后已然攻取汾陽府和昭德府,并且還在汾陽起造宮殿,偽設文武官僚、內相外將、獨霸一方,對外自稱為晉王。
盡管有大宋河東路的邊軍,但依舊拿田虎沒什么辦法,江湖傳聞朝廷甚至打算動用永興路的部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