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和柴進和談,在一張簡陋的地圖上劃分勢力范圍。
梁山泊的軍隊可以打通馬頭山到滄州的通路,但前提是不能再整合滄州附近山寨的力量,而是以現在形成的局面為界,南邊的歸梁山泊,北邊的也歸屬柴進。
杜昱欣然應允,他認為柴進的能力可遠遠比不上田虎和王慶,別看起兵時家底比那兩位豐厚,現在看起來也似模似樣,但這貨在水滸傳小說中就是一位路人甲一般的角色,幾次被宋江所救,上山之后也就是憑借和黑三郎關系牢靠、人緣好大家都捧他,這才混個第十把交椅,而且也沒帶過兵只在山寨中掌管錢糧。
不是看不起他,見到柴進在那張地圖上劃分的勢力范圍,直接把大名府、河間府、真定府都化成自己的后花園,給梁山泊留下的就是馬頭山到滄州的一條。
柴進的說法是他的勢力向北面發展,留下南邊更廣闊的地域給梁山泊。
杜昱心中嗤笑,柴榮的這位后裔還真是眼高手低,那點小心思瞎子可見。
讓出那條地帶給梁山泊無非是想著一旦鬧大朝廷來剿,還能有人給他抗雷。
不過杜昱并未揭穿,反而配合著演了一段戲。
到最后二人擊掌為盟,約定雙方各后退十里,將這片區域劃做雙方的緩沖地帶。
達成一致后,兩人各自返回軍中,立刻開始行動以示誠意。
楊春有些不解,問道“大哥,其實以山寨的實力只要與和尚哥哥、陳達兄弟匯合,打破柴進的老巢也不在話下,咱們為何還要調整方向避開他們?”
“以山寨的實力打敗柴進的大軍沒什么問題,代價也不是付不起,只不過沒什么必要罷了。”杜昱說道。
“咱們現在主要目的是將馬頭山山寨和海邊的那塊基地聯系得更緊密,只要咱們將這條通路不斷拓寬整合兩邊的綠林勢力,就不愁人手。人多了,就不愁大事。”杜昱繼續解釋到。
“大哥,咱們兵精糧足,我看倒不如學淮西王慶或者河北田虎,干脆起兵攻打附近州府算了。”崔埜說道。
“不急,現在有人要替咱們趟路,觀察觀察再說。”杜昱說道。
其實他在得知王慶和田虎的戰績之后也動過這個心思,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雙方面對的情況不同,不能生搬硬套。
淮西王慶面對的軍州基本都是遠離邊境的地區,朝廷軍隊的戰力普遍不強對付起來也相對容易,參考的價值不大。
倒是田虎的崛起速度出乎意料之外,水滸傳小說中只是大略寫了一下他的發家史,具體細節欠奉。
不過能在宋遼邊境附近的州府起兵稱王,想來有過人之處。
要知道田虎面的地盤可是夾在戍守宋遼邊境的邊軍和朝廷最精銳的西軍之間。
杜昱若是帶領梁山泊起兵攻州破府,首先面對的就是大名府的壓力。
作為大宋的四京之一,大名府內有蔡京這個老貨的女婿梁中書坐鎮,城墻高大兵精糧足,里面能打的戰將不少。
雖說被宋江率領的水泊大軍傾巢而出一舉拿下,但那畢竟是小說當不得真。
不管怎么說,大名府都是汴梁城北邊的屏障,大宋朝廷是再蠢也會布下重兵,哪有那么容易。
更何況現在有柴進這個二貨躍躍欲試準備搞事,他何不坐山觀虎斗,看看形勢再說。
不管最后結果如何,他都能做個撿便宜的人,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完成計劃的進度。
當然崔埜的話也給他提醒,杜昱也意識到自己還是保守了,人家大宋土著毛都沒有尚且有膽子攻打州府稱王稱霸,他一個有金手指的人又何必步步為營,一切以求穩為主。
即便在河北兩路搞事失敗他在沂州還有另一個身份可以發展,更何況這貨也找不出失敗的理由,除非現在大宋朝廷派大軍以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