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可能遇到的困難一一擺上臺面,然后由許貫忠自己選擇。
聽了大帥的各種分析之后,許貫忠沉默良久,思索一陣之后,他選擇了走瀛洲的那條行軍線路。
他并非不知道瀛洲那條路線難打,但綜合考慮之后他還是選擇迎難而上,一是為了回報大帥的知遇之恩,二也是想施展平生所學,還有一點就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了。
河間府距離瀛洲并不遠,可以說除了府城進入遼國境內就是瀛洲的地界,這樣行軍他可以穩(wěn)扎穩(wěn)打,一步步推進,方便李應的人馬為他運送糧草等物資。
若是走析津府那條路線的話,無疑會將補給線拉的很長加大了糧草供應的難度,尤其是考慮到遼國騎軍眾多機動性好的情況下。
杜昱見他選擇了瀛洲那條線也點點頭,其實他最擔心也是后勤補給的問題。許貫忠那邊軍隊人數(shù)雖多卻要靠傳統(tǒng)的方式作戰(zhàn),對李應的后勤保障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而他自己無論走析津府那條路線,那怕打得再遠也不用擔心糧草不足,有背包空間這個不講道理的外掛,無論怎么打都不用愁后勤。
定下路線之后,他們就行軍的細節(jié)也進行了一番討論,隨后就各自回到大營之中做出征前的準備工作。
想到一旦進入遼國,軍隊的腳步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停下,杜昱打算趁著出發(fā)的前夕回現(xiàn)代時空一趟。
一來是比較想念老婆和孩子,二來是要再訂些物資放在背包空間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于是他將軍中的工作交給楊春和欒廷玉,自己則打開傳送門穿越回魔都的家中。
算一算又是將近兩個月沒有回家,杜昱心中其實覺得挺對不住老婆和孩子的。
現(xiàn)在他們家雖然不缺錢但誰會介意擁有更多呢,他在北宋時空折騰無非也是想給兒子留下更大的事業(yè)罷了。
柳梅見到丈夫回家非常高興,兩人許久未見甚至有一點點陌生感,尤其是杜昱在經歷一番大戰(zhàn)之后氣質有了一些變化。
久別勝新婚,兩人將兒子哄睡之后自然少不得幾番大戰(zhàn)。
運動過后,兩人相擁而臥說起了夫妻間的悄悄話,當然對現(xiàn)在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柳梅也有了一絲幽怨。
杜昱只能用話語和行動加以安慰。
現(xiàn)在梁山軍正要發(fā)動戰(zhàn)爭,他也不能將柳梅帶在身邊,倒不是怕影響士氣,主要還是安全的問題,行軍打仗可不是過家家誰也不敢說穩(wěn)贏,又怎么能讓媳婦跟著冒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