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杜昱寫了一封密信之后,他們開始策劃起義的事情。
目前的形勢確實非常有利,遼國的官府將所有的力量都收縮在城池之中,鄉野之間出于放任不管的姿態。
他們并不需要面對契丹人的正規部隊,能給他們造成麻煩的是那些契丹貴族和漢人豪強的私人武裝。
大家都不專業韓伯龍就不怕了,既然戰力都不怎么樣就可以用人數優勢取得碾壓性的勝利。在他的那段記憶之中雖然沒有什么兵書戰策,對軍事上的事情也不是很了解,但畢竟經過信息大爆炸時代的洗禮,在見識和眼界上還是有的,細節欠奉就用大局觀來彌補。
就這樣,韓伯龍很快將玄法道的骨干召集到一起,在會議上正式宣布起義的事情。
在灤州能加入玄法道并且成為信徒的人往往都是家徒四壁的普通百姓,包括那些契丹人在內那個不是苦出身。
聽韓伯龍說教主大人已經在不遠的燕都稱王,并且建立了一個屬于教徒自己的國度。那些受盡了生活困苦的教徒們陡然間覺得灰暗的人生中出現一道光明。
在他的嘴炮之下到場之人無不情緒高漲,喊著口號瘋狂的表達對教派的忠心。借此機會,韓伯龍確定了就在三日之后起兵反遼。
沒有狗血的內奸情節和告密者,三天之后武松在玄法道的一處道觀前斬三牲祭天,隨后便豎起旗幟正式起兵。
不得不說改革之后的玄法道更有組織性,執行力方面也不是當初之前松散的管理模式能比的。
他們一行人三天之內聚集了兩萬多人,其中三千多人有兵器,是經過一定軍事訓練由忠實教徒組成的核心力量。
其余那些人也都是青壯,盡管沒有正規的作戰兵器,但人人都不空手,鋤頭、斧子、木棍之類都被當做武器利用起來。盡管戰斗力不高,但聲勢極為浩大。
韓伯龍和武松等人按照之前擬定的計劃,向本地豪強的一處塢堡發動攻擊。
不是他們好戰而是必須拿下本鄉的幾個地主老財,不然聚集起來的兩萬多人吃什么喝什么。如果不能迅速的解決糧草的問題,這支義軍很快就會做鳥獸散。
戰斗的過程倒是并不精彩,有武松這樣的猛人打頭陣,再有幾萬人的聲勢,那些地方豪強的早就被嚇的瑟瑟發抖。
經過幾次攻擊之后,義軍就打破圍墻攻入塢堡之中。
細節不必多說,韓伯龍得到了糧草補充之后便率領大部隊浩浩蕩蕩的向燕都方向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