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指揮大軍進攻蔚州城用的還是大梁軍隊作戰的老套路,在大軍的掩護下火炮營使用炸藥包將城門炸開,然后揮軍入城。
史文恭立功心切一馬當先沖進城中,率領手下的兄弟攻擊尚在反抗的遼國守軍,倒是蔚州知府李晉見大勢已去干脆抹脖子自殺為遼國捐軀。
城中的最高長官一死,那些守軍失去了主心骨,面對大梁軍勢不可擋的攻勢,有的人立刻將手中的兵器丟在地上四散奔逃,有的人則跪地投降高喊饒命。
史文恭和陳達一炷香的功夫都沒用完就將那些守軍全部拿下占領了蔚州城。
楊春的大軍隨后進城,直撲州城的府衙,將城中的幾個重點地區控制起來,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手下的兵丁竟然從監牢之中救出一批特殊的人。
經過一番盤問他才得知,這些人竟然是蔚州城那些大小家族的人。世界就是這樣,有的人喜歡黑有的人喜歡白也有的人喜歡彩色。
大梁舉兵進犯,有的家族心中暗喜愿意重新投入到漢人統制的王朝之中,當然也有的人習慣了遼國的管理,他們不想改變現狀。更有的人愿意犧牲自己為遼國盡忠。不能說那一方是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只要愿意承擔后過并且能承擔后果就好。
新州和武州的大小家族被契丹人掠走財富之后就恨上了遼國,當然選擇獻城投靠大梁,蔚州城有不少的家族也想這樣做,只不過他們比較倒霉,遇上了一個忠于遼國的知府。
李晉雖是漢人但對遼國認同感極強,認為大梁是毛賊草寇,面對耶律淳都幾位忌憚的敵人他倒不以為然,認為憑借蔚州城的城墻可以守住城池。
甚至在南院大王抽調走遼國的正規部隊之后,還強迫城中的青壯組成鄉兵試圖阻擋大梁軍前進的腳步,于此同時他還動員地方上心向遼國豪強到處騷擾,盡可能的制造麻煩。
在準備戰爭期間,他發現了城中不少家族暗中串聯,試圖將蔚州城獻給大梁,于是李晉便下手將他們全都投入監牢,順便收集資財作為守軍的軍餉。
李晉的如意算盤打的確實不錯,他的一系列行動雖然沒有給飛虎軍帶來太大的麻煩,但著實惡心到了杜昱。
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想象中的堅城居然連半個時辰都沒堅持到就被破城,之前契丹人對他說的大梁軍會妖法竟然是真的。
李晉為遼國捐軀一死了之,楊春可沒有放過他的家族,在那些被救出來的大小家族中人的帶領下,飛虎軍的人很快就將李家抄家封門,從老人到小孩一并拿下投入監牢。
此事比較典型,楊春沒有私下處理,而是隨著戰報將詳情上報給杜昱。
杜昱看了之后心里不是滋味,說恨李晉么還真談不上,只能說人各有志,人家心里認同遼國愿意為遼國盡忠有什么錯,至于是漢人還是契丹人還真沒那么重要,畢竟在這個時代國家和民族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的,并沒有出現現代時空的國家意志和民族意志。
但要說敬佩也談不上,不管怎么說李晉都有點數典忘祖的意思。叫起真來喊他一聲漢奸也不為過。
略微思考了一下,他決定冷處理這件事,即不會對李晉上升到禮遇也不會唾罵,只將其當做戰死的普通士兵,統一掩埋了事。
至于李家的家人,杜昱覺得他們既然那么愛遼國也就沒資格生活在大梁的土地上,干脆打為奴籍留待日后運到呂宋島去陪伴那些契丹礦工好了。
處理完李晉的事情,還要考慮如何安置那些支持大梁而被破家的蔚州大小家族,對此杜昱的想法是樹立一個典型,讓外人知道投靠大梁是有好處的。
經過初步的考量,他提拔了幾個家族中的讀書人為官在飛虎軍中隨行,同時也宣布那些被李晉沒收的田產地契物歸原主。
甚至為了表示對他們的重視,杜昱還在軍營之中設下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