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條小命就歸了別人。
他不敢起身,伏在馬背上抽打坐騎一下子竄到后面躲了起來。
此時他的親衛才反應過來,立刻組成了一道人墻將主帥護了起來。
杜昱嘆了口氣,這不是他第一次偷襲失手,之前幾次用復合弓暗箭傷人都沒有達成目標,這次也差了一點運氣。
原來他在一進入戰場的時候就四處觀察,想找到遼國騎兵的帥旗所在。
經過一番努力之后,還真被他撞見,趁著對方主帥將精力用在指揮作戰上,他便悄悄的從背包空間之中取出復合弓,張弓搭箭射了過去。
只是他沒想到對方的反應奇快竟然在最后時刻閃了一下,避開了身體的要害。
他那一箭僅僅是將對方后背所負的小旗射落,眼見著敵人逃到人群之中被護住,再想去找卻找不到正主了。
他心中長嘆,復合弓再好用也只是冷兵器不是槍械,剛才那下若是一把步槍對手根本就沒有機會躲避。要不是他背包空間之中的手槍有效射程僅有六十米,他說什么也要給遼軍的主帥送上一個驚喜。
不過杜昱的偷襲還是建功了,耶律夷列與死亡擦肩而過,那一箭射得他膽顫心驚。
他再也不敢戀戰,連忙命令身邊的親衛護著他向遠處逃去,此時他再也顧不上什么戰局,人誰又不怕死呢,丟了性命打再大的勝仗又與他有什么關系呢。
當然耶律夷列還是有一定軍事素養的人才,便是在逃跑的時候他也不忘發號施令,給全軍發出撤退的信號。
遼國的騎兵本就深陷苦戰局勢越來不利,見主帥下令撤離那還愿意再打,他們爭先恐后追著主帥的大旗向外拼殺。
人在逃命時所能迸發的力量是驚人的,一時間大梁的軍兵被殺得連連后退,不得不讓出一條道路任由由對手沖了出去。
杜昱見狀立刻下令,讓麾下的士兵大聲呼喊,進一步摧垮遼國人的士氣。
與此同時,不管是步軍還是騎軍都加大了攻擊力度,試圖留下更多的敵人。
杜昱心中有數,大梁的騎兵有限能在配合作戰下取得這樣的戰果以屬不易沒必要去追擊敵人。
其實即便大梁軍隊想追也未必追得上人家,在西京府的地界契丹人比大梁軍熟悉得多,盲目追下去結果如何難以預料,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杜昱本來就是打算重創敵軍之后將其驅離主戰場,給大梁軍集中兵力攻打遼國的步軍創造時間,現在這個戰術目的基本完成,是時候在正面戰場決出勝負了。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