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并不把襄垣城放在眼里,盡管水滸傳小說之中對國舅鄔梨、郡主仇瓊英大加吹捧,可他們又怎會是盧俊義和呂方等人的對手。
他現在煩惱的是,要在撤軍之前策反蕩寇軍中的將領,畢竟在此之前便是歐鵬這位追隨他許久的兄弟也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劉唐、郭盛、鄧飛等登云山出身的將領更不明白其中的關竅。
因此他依舊將大軍的指揮權交給盧俊義,自己則坐鎮中軍大帳思考從那里切入主題。
再說盧俊義,得知大梁軍隊加入河東路戰團之后就非常興奮,他早就想到加入其中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現能力了。
機會就擺在眼前他當然要表現一番,攻城的事情自然要親力親為。于是他分兵派將,到襄垣城前叫陣。
真實的作戰與小說中描述的大不相同,沒有那個傻子會被敵人挑釁一番便放棄守城的優勢而去與對方正面作戰。鄔梨也是如此面對朝廷官軍的挑釁充耳不聞,一心做好守城的各項準備。
盧俊義見狀只好對襄垣城發起試探性的攻擊,用強弓硬弩壓制城墻上的守軍,派上炮灰部隊去試試對手的成色。
鄔梨一眼就看穿官軍的意圖,他在城頭上從容指揮調度,輕而易舉粉碎了蕩寇軍的攻勢。使得官軍除了在城墻下面丟下數十具尸體之外什么也沒得到。
之后幾天盧俊義數次進攻均被一一擋下,弄得他有些惱火卻又無可奈何,他知道這支軍隊梁王可是有大用的,若是強行攻城的確可以但會給大軍帶來不小的損失得不償失。于是,他便與杜昱商議打算做出撤軍的假象誘惑鄔梨、仇瓊英、徐威、葉青幾人出城作戰。
杜昱思索一番之后點頭答應,并且表示若是襄垣城守軍不中計的話蕩寇軍便假戲真做,借機到壺關一帶與張叔夜和宋江匯合。
得到首肯之后,盧俊義立刻召集將領將詳細的作戰計劃安排下去,同時大軍開始收拾行囊準備撤軍。
鄔梨在城頭之上將官軍的一舉一動看在眼里,心里不免有所異動。現在大梁國出兵河東路與官軍作戰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他也有所耳聞,以眼下的情況來說官軍的動作倒是符合情報上的軍情,不像是作假。
鄔梨覺得自從與官軍開戰以來就沒有取得過一場勝利,對晉王的聲威打擊太大,現在遇到千載難逢的良機他自然要表現一番給妹夫提振一下士氣,他索性將徐威、葉青和女兒仇瓊英召集到一起商議出城偷襲官軍的事情。
人就是這樣一旦心中有了想法很難扭轉,就像自己給自己畫了一個大餅,帶著情緒把所有的方面都往好處上想,忘記了其中的危險。
徐威、葉青二人本不想冒險,他們覺得只要守住襄垣城就是大功,官軍早點撤走才是好事何必冒險呢。不過他們二人的身份地位與身為國舅的鄔梨怎么相比,官大一級都壓死人更何況差了好幾級。
到了最后,鄔梨讓葉青留在城中防守,自己則打算帶著徐威和仇瓊英去偷襲官軍大營。他看得清清楚楚,官軍忙碌了一個白天,晚上確實一個難得的機會。
一直忍到子時,鄔梨才悄悄的打開城門從一側繞了出去,人銜枚馬裹蹄,他們帶著八千精銳將士悄無聲息的向蕩寇軍的軍營摸了過去。
來到營門口偷偷搬開拒馬,見里面的官軍仍沒有什么反應,鄔梨大手一揮,指揮麾下的軍兵嘶吼著沖了進去。此時他們才將手中的火把點燃,準備在官軍大營之中殺人放火制造混亂??傻鹊剿麄儧_到軍帳附近的時候才覺得事情不妙,官軍就是再無能也不至于一點反應都沒有。
恰在此時,蕩寇軍軍營四周響起無數的喊殺之聲,官軍從四面八方一涌而上將鄔梨帶來的軍隊圍在其中。
鄔梨暗叫不好心中非常后悔自己的草率決定,不過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帶著女兒仇瓊英向外沖殺。
只不過進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