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貫歲貢是不大可能滿足他們的胃口的。考慮到賦稅重地兩浙路被破壞殆盡,恢復需要大量的時間,怕不是會讓朝廷進一步的衰弱下去。
李綱覺得無論打不打今后大梁國都成了大宋的頭號敵人,與其現在求和還不如放手一搏,讓其見識到大宋也不是好惹的對手。
他的想法固然不錯,可惜還是低估了杜昱的決心。
在兩浙路看到方臘喊出‘輕徭薄賦’就能聚斂大量的民心,使得貧苦百姓爭相投奔他就知道大宋的腐朽和墮落已經深入骨髓了。
若不是宋太祖趙匡胤那句‘朕與士大夫共天下’,籠絡住有話語權的士大夫,怕是大宋早就被農民起義搞得焦頭爛額。
既然大宋已經腐朽到骨子里,連方臘都能掀起波瀾,那大梁國數十萬軍隊還有現代時空的物資支持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現在杜昱滿腦子都是取而代之的想法,像李綱所想的那樣,區區幾十萬貫的歲貢根本不可能滿足他的胃口。大梁不是占夠便宜才肯走,是要鯨吞天下才肯罷休。
朝堂爭鋒告以段落趙佶立刻行動起來,為了表示對大梁國的尊重他特意派出駙馬都尉韓嘉彥作為使者出使大梁。
韓嘉彥是天下聞名相三朝立兩帝的宰相韓琦的第六子,娶宋神宗之女齊國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瀛海軍承宣使,是不這不扣的大宋勛貴。有他出使大梁足見趙佶對這次談判的看重。
韓嘉彥接旨,回到家中一臉愁苦之相。歷來出使北地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尤其這次前方還在打仗談判就更加被動。
最讓他覺得惡心的是王黼和蔡京兩個老貨還演了他一波,學寇準以砍頭威脅曹利要求他不得將歲貢擅自提高。
面對官家趙佶,韓嘉彥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只是他心中覺得實在沒譜,不由得向齊國公主大倒苦水。
齊國公主那能眼見丈夫受此委屈,立刻進宮去找他的十一哥,一番哀求之后,趙佶自知理虧這才暗中允許韓嘉彥可以便宜行事。
韓嘉彥得到官家的許可,信心提高了一點,不過戰況緊急他只得帶上一隊隨從匆匆出發,到大梁去談議和。
朝廷準備議和的消息飛快的傳到青州城,守將章庸不由得松了一口氣。他連忙派出使者準備與豹滔軍的將領接觸,將大宋朝廷的決定告知。
許貫忠和盧俊義率領豹滔軍已經來到京東東路的邊界,再有一天便要進入青州府的地界。忽然收到這個消息讓兩人非常意外,他們立刻通過電臺將消息傳到燕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