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不肯罷兵休戰的消息傳到了大宋朝廷,官家趙佶此時想起李綱等主戰派。
受形勢所迫,李綱不得不放下理念之爭希望朝中的所有官員能夠團結一心解決眼前的危機。
大宋的劣勢很明顯,一是時間不在朝廷這邊,二是找不出能征慣戰的領兵元帥??紤]汴梁以北的軍州全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若是不能阻擋大梁軍隊的話會直接威脅到朝廷中樞。
那樣可怕的情況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不愿意看到,大宋比作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那么他們這些大臣就是依附在樹上枝丫。大梁國的事情他們多方打探過,傳回來的消息可不大妙,局勢不比三國時期改天換地他們依舊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大梁國提倡的什么大同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延伸,但與大宋傳統的儒家又有非常大的不同,至少與大宋流行的儒家文化不符。
也就是說,他們這些人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學習的東西在大梁國根本就用不上,而一個無用的前朝舊臣會有什么待遇可想而知。
因此這次的大朝會上群臣拋去理念之爭,紛紛開動腦筋為官家趙佶出謀劃策,朝堂之上倒是出現了難得的和諧一幕。
不過主帥的人選和禁軍的選拔并沒有立刻拍板定下,由于責任過于重大,這一仗可沒人敢輕易接手,便是李綱等人推薦將領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在此時行差走錯。
此時大宋君臣能祈禱的就是京東東路那些軍州能夠發揮作用,多頂一段時間,拖到朝廷找出適合的人選再領兵救援。
大宋這邊遲遲未動并不意味著大梁軍隊會再給他們時間,等時遷麾下情報部將探馬撒得到處都是已經建立起情報網絡之后,豹滔軍展開了攻勢。
杜昱對許貫忠和盧俊義相當信任,七萬大軍交道他們手上便由他們自由發揮,自己做好統籌工作即可。
有撲天雕李應和鬼臉杜興等人負責運送糧草輜重,有時遷的情報部軍事情報,豹滔軍可以說準備得不能再充分。
許貫忠和盧俊義召集麾下將領開會討論了進攻青州城的方法策略,分配任務之后于第二天巳時便集結完畢,直接展開攻勢。
作為先鋒官的依舊是宋江及其麾下的兄弟,只不過攻城的時候有了火炮營等豹滔軍的正規軍配合作戰,倒也不能完全算作炮灰。
章庸原本以為梁宋梁國和談可以避免此戰,而大梁的軍隊多日來一點異動都沒有每天只在自己的軍營之中活動從來沒有到過城下三里,他便放松了警惕。
再加上大宋朝廷沒有及時通知他談判破裂,致使城中的守軍連心里準備都沒做好便迎來了大梁軍的如潮攻勢。
別看宋江等人依舊使用的是爬云梯蟻附攻城這樣的經典方式,但有了虎威炮的火力壓制使得大宋的軍兵根本不敢露頭做出有效防御。
大梁軍隊甫一展開進攻就顯露勝勢,打得守軍顧此失彼節節敗退。
豹滔軍的火炮營不止火力支持,故技重施用出在遼國屢屢得手的‘炸城門’式攻城。
各種有效的套路都給青州城用上,不多時城門就在轟鳴的爆炸聲中飛上了天,宋軍一臉懵逼的時候大梁軍隊一擁而上涌入城中。
章庸連半天的時間都沒有守住,城池便宣告易手,看見大梁軍隊如同潮水一般圍了上來,他倒是干脆得很,膝蓋一軟立刻跪地投降。
守將投降那些軍兵自然沒有繼續戰斗的心思,再說他們平時一貫被那些軍官喝兵血,連日常訓練都不能保障那還有什么戰斗力可言,再說由于吃空餉的問題嚴重,名義上青州城應有八千守軍,可除去老弱病殘和虛擬工具人,能有四千拿得起武器的就不錯。
如此一來,大宋的那些官軍是即沒有戰斗力也沒有戰斗意志,就連守城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虎威炮一響都嚇得瑟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