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得道之人。
是不是破壞了姚平仲的機緣誰也不知道,反正在這條時間線上他和伯父姚古、大帥李綱一樣成了豹滔軍的階下囚。
通過電臺許貫忠和盧俊義將戰況報告給遠在燕都的杜昱,并且向他請示是繼續問斬穩打的向前推進還是長驅直入攻擊大宋的京都。
杜昱接到戰報之后非常開心,立刻召集聞煥章等重臣以及軍中的軍事參謀,商議是否要激進一些直取趙宋中樞。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后眾人的意見產生了分歧,有兩個觀點擺在了他的面前,一條是建議他立刻揮軍南下先將汴梁城攻破消滅趙氏政權再看局勢的發展狀況,另一條則相對保守建議他問斬穩打一口一口的吃掉大宋。
聞煥章等人表示隨著豹滔軍的深入大宋腹地攻占的城池越來越多,燕都方面派出去的官員和軍隊也越來越多,便是現在已經不能保證派出官員的執政能力,而且派出去駐守地方的全部都是新兵戰斗力根本無法保障。
還有一點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大梁占據的地盤越大、擁有的人口越多,為了維持基本的運營所必需的物資也呈幾何數值增長。以往被杜昱從現代時空帶回來的海量物資填滿的大梁倉庫正逐漸的被掏空。
在這種情況下,聞煥章等人覺得可以在軍事行動上緩一緩,等上一段時間,待大梁消化了新占領的地盤再行鯨吞之事也不晚。
想想大梁從舉兵起義到消滅遼國,再到擊潰金國占據北地數十城,再到今天又吞下大宋兩路地盤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便是再緩上兩年在歷史上也屬于得江山最快的那一列。
杜昱左思右想覺得哪一個說的都有道理,眾人爭論并不是有什么私心,而是從實際出發真心為大梁國的前途著想,有分歧也是一方保守求穩,另一方激進求快。
只是兩條方案都是有利有弊,一時之間他還真的難以抉擇。既然暫時難以下定決心,他便打算先觀察一下,看看大宋朝廷的反應再做打算。如果真的能像真實歷史上那樣,大軍殺到汴梁城下,宋徽宗便急著送人頭他倒是不介意笑納一份大禮。
不過杜昱倒是覺得機會不大,畢竟在之前的和談事件當中他親自下場寫一封‘國書’狂噴了藝術家一通,想來對方也沒有那么傻還認為大梁國只是想要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