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手中握有數萬大軍,方渡還是決心據城而守。
之前李綱率領朝廷禁軍都沒有打贏大梁國的軍隊,將他嚇破了膽子。雖說聽傳聞大梁軍隊攻城很有一套辦法,但他還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開德府城城墻又厚又高外面的護城河水也極深,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當然這也與方渡自身有關,他在歷史上連個名姓都沒有留下來可見是什么貨色,充其量就是一個合格的地方守軍,絕對沒有名將的水準。
再加上平日里怎么對待麾下的軍隊他心知肚明,手底下的軍兵戰斗力如何比誰都清楚,因此有些怯戰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他保守就給豹滔軍了極大的便利,其實不管是杜昱還是許貫忠都不愿意在野外打正面戰爭,大梁的軍隊現在只有圣教軍裝備了線膛燧發槍,別的軍團全部都是冷兵器作戰的傳統部隊。
冷兵器戰爭的大規模團戰總是具有一定的意外和風險,雙方的士兵都是普通人,在戰爭的高壓下會產生什么反應誰也不知道小事件都有可能引起營嘯。
雖說大梁的軍隊在武器裝備上都有優勢,也只能增加勝算減少一定的傷亡比例,實際上面對面真刀真槍的搏命總是事故頻發。否則歷史上也不能有那么多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了。
說實在的不都是甫一開戰便有意外發生或者之前制定的戰術錯誤,造成了軍隊的混亂,再加上中低層軍官對軍兵控制不利造成一處崩潰全體崩盤,進而引發全面失敗。
杜昱親自帶兵打仗過明白那種數萬人大軍作戰的危險性,若不是他身懷金手指可以幾秒鐘就能從北宋時空傳送到現代時空有旁人無法比擬的保命優勢,他才不會這樣做呢。
野外正面對戰有風險,相反攻城戰倒是大梁軍兵的最愛。與其他時期的冷兵器戰爭不同,大梁的軍隊因為有虎威炮和炸藥包,既可以遠程壓制城墻上的守軍也能夠用非常手段將敵軍的城門或者城墻炸塌。
還有一點就是大多數時候在大梁軍隊將城門、城墻端上天時也會給守軍帶來巨大的傷亡,震懾敵軍的心神摧毀他們守城的意志。
往往是城門一破大軍涌入城中便可以輕松收割勝利果實,比起與敵軍正面硬剛的野外對戰,他們自然更愿意打攻城戰。
許貫忠和盧俊義分兵派將將細節做的十分到位,大軍甫一到達進攻距離便展開了攻勢。
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開德府城的護城河添出一條通路來,而再次期間就要面對城墻上守軍的弓箭手部隊的攻擊。
換了傳統部隊只能以弓箭手對射來為己方掩護,豹滔軍則不然,杜昱給火炮營補充了大量火藥和‘鉛球炮彈’之后他們富裕的很,沒有必要節省。
于是還未等軍兵們上前填土,火炮營的兄弟先過了一把癮。八十幾門虎威炮火力全開,對著城墻上守軍展開轟擊。
隆隆的火炮聲震天,光是巨大的聲響都將安利軍的軍兵嚇得手足無措,更不要說帶著巨大動能的炮彈擊中人之后將人打得四分五裂的慘狀造成的心里壓力。
北宋時期的人或多或少有一點迷信,有些心里不堅定的人立刻陷入崩潰狀態,認為自己人等觸怒了天神此番大戰是上天給予的懲罰,他們是在與天兵天將作戰,很多人開始不占自亂起來。
方渡麾下的弓箭手還沒等閃亮登場,就被虎威炮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眼看城頭上亂成一鍋粥作戰計劃也只能擱淺。
他畢竟從軍多年,軍事技能還是下過苦功的受過專業訓練的,為了避免更大的麻煩他立刻派出親兵衛隊充當督戰隊,一連砍了十數位亂跑的軍兵這才忠心控制住局面。
不過他也知道現在這批人必須要換下去了,只能讓之前準備的替換隊伍接替他們守城。就這樣也要極度小心,讓換上來的軍兵躲在城垛之后避開炮彈才行。
在督戰隊的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