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人人著甲,而安利軍因為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太多很多人只有一身麻布軍服。再加上他們久在京畿又少有實戰檢驗,一陣雞血過后顯露出的不足愈發明顯起來。
盧俊義和王驥都是久經戰陣之人,他們怎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趁著安利軍有點亂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發出了總攻的信號。
城外的許貫忠見到天上的信炮之后,立刻揮動令旗指揮全軍推進,向開德府城壓了過去。宋江見此把自己的親兵衛隊都派了上去,拼命的向城內推進擠壓更大的空間。
多方發力方渡手下的安利軍終于頂不住了,戰場之上憑借血勇可以頂一時但根本不可能長久,承受的壓力也有一個閾值。
到達臨界點值周,安利軍不出意外的崩盤了。被壓著打的宋軍開始四散奔逃,有些‘聰明人’提著武器就往家中逃竄,希望能逃得一線生機。
軍陣一亂立刻便失去了局部的人數優勢,崩潰的速度越來越快,便是方渡也在軍兵的裹挾下向著南城門方向逃了過去。
此時城中終于響起了豹滔軍的那句‘降者免死’的口號,大梁的軍隊在攻城接近一個半時辰后終于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不過在城中率先放下武器選擇投降的倒不是安利軍,而是府城之中原有的地方守備部隊。這些人倒也是本地人,只可惜他們的待遇比起安利軍又差了一籌,平日里做的事情基本與軍事無關,反倒成了上層軍官的佃戶一般,那里還有什么戰斗欲望當場便選擇投降。
受這些人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安利軍也選擇放下武器就地投降。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害怕家中遭遇兵災逃回家中,意圖‘保護’家產。
盧俊義和王驥并不關心這些,他們兩人通過對講機簡單溝通一番之后便分頭行動,一個帶兵去占領城中的糧倉,一個帶兵去攻打開德府的府衙。
倒是宋江率領花榮、秦明等人對方渡窮追不舍,想要擒下這條大魚。
他們幾人各有目標,倒是許貫忠進城之后有些無事可做之感,當然也不是真的無事,事實上安撫城中的百姓,抓捕逃逸的安利軍并不輕松。尤其是他發現有許多宋軍逃到百姓家中躲避的時候,感覺非常棘手。
不抓吧肯定有非常大的安全隱患,抓人吧就一定會對城中百姓有一定的騷擾,與大王定下的軍規不相符。
許貫忠略微思考一番,還是從整個戰局出發,以豹滔軍軍兵的個人安危做為首要目標,于是他便下令讓豹滔軍挨家挨戶搜尋安利軍逃兵。
此舉自然會讓開德府的百姓對大梁軍隊產生抵觸的情緒,不過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