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滔軍攻入開德府城,方渡帶著親兵衛隊企圖從南門逃走向汴梁城的方向逃竄。
宋江為了立下大功那肯放過這個機會,率領手下的一眾兄弟拼命的追趕。倒是盧俊義和王驥帶著手下軍兵去占領城中的重要地點。
隨著許貫忠的大隊人馬涌入城中實際上大局已定,開德府城同樣連一波攻擊都沒有擋住就宣告城池易手。
與攻占的其他地方不同,這里已經非常接近汴梁城,此地的百姓對大梁國幾乎一無所知,更談不到有什么好感了。
尤其是在兵敗之后有許多家就在本地的安利軍兵丁選擇逃回家中避難,許貫忠從軍隊安全方面考慮不得不下令讓豹滔軍挨家挨戶搜尋宋兵。
杜昱一直以來就要求軍隊令行禁止,在軍中訂下條條框框的規矩來規范大梁軍兵的一言一行,可這畢竟是古代又是冷兵器戰爭時期,絕大多數軍兵的個人素質其實并不高。讓他們遵從軍令容易,要他們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可就難了。
礙于軍中規定不可劫掠百姓,更不可女,豹滔軍的軍兵做到這點問題不大,可在打仗期間精神壓力極大,對待城中百姓的態度就不是那么和善。
欺壓倒談不上,不過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打人還是司空見慣的,城中的百姓怎么肯將自家親人交出去,畢竟是兩軍對壘,兩國之間的戰爭戰敗者會有什么下場誰也不敢保證。
情緒激動之下產生沖突也就不可避免,好在懾于豹滔軍的武力,倒是沒有幾個不開眼的在這個時候與他們動手搏殺。
當然也要歸功于豹滔軍的行動是以什為單位的,去搜尋逃兵都是十人一組甚至更多的人結伴行動避免被人暗算群毆的可能。
雖說搜捕行動消耗的時間很長,期間也產生了無數沖突,好在很少發生流血事件,倒是給雙方都留下了協調的空間,總體來說還算順利。
在此期間,宋江以及花榮、秦明等人還是追上了方渡,最終以小李廣一箭射死對方宣告結束,而且先鋒軍還將逃出城外的宋兵悉數抓了回來。
戰事如此順利一是方渡及其親兵衛隊戰斗力確實有限,二也是武將的個人武力值發揮了作用。兩軍對戰其實遠程打擊的手段往往能夠創造奇跡,這一戰也是如此。
秦明與黃信領兵將方渡的隊伍糾纏住,花榮趁機在外圍放冷箭一箭正中方渡的咽喉,主帥一死隨他逃出來的軍隊立刻沒了心氣。
宋江命人喊出‘降者免死’之后,大量的軍兵選擇放下武器,偶爾有幾個不服不忿的也被雷橫等人下狠手斬殺,沒了刺頭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多了。
雖說豹滔軍是步軍,可也有不少馬匹配合作戰,尤其是軍中的低層軍官都有坐騎,有他們在安利軍那些軍兵確實很難逃脫。而且見同袍投降之后并未遭到屠殺,那些仍想反抗的也放下了武器,倒是成全了宋江。
盧俊義和王驥兩人更不用說,方渡本人都沒想到堂堂開德府城居然連一天都沒有停住,就更不會安排戰敗之后破壞物資的行動了。
戰局變化的速度超出了宋軍的反應,再加上兩人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攻城的心得諳熟在胸帶領手下軍兵攻占府衙以及糧倉的時候,大宋的守衛軍隊都處在無人指揮的混亂之中,他們沒有耗費多少力氣便迫使守軍集體投降,拱手獻上開德府的財富。
將府城全面接手后,他們才拍出軍兵聯絡主帥許貫忠向他匯總戰場所得。此戰從辰時開戰一直到申時才打掃完戰場,算算時間足足折騰了小半天。
事后經過層層匯總戰報終于來到許貫忠手上,此戰豹滔軍傷八百余人、陣亡二百余人,傷亡數字不大。就這還是雙方意外的在城中鏖戰的時候才有所增加,否則以虎威炮和炸藥包破城的豹滔軍優勢更家明顯。
相反大宋的安利軍光是被虎威炮炮彈所殺的人就有三百多人,炸藥包端城門時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