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無妄之災的也不少數。再加上兩軍鏖戰時的激烈對抗,傷亡人數飆升。傷者足有三千余人,陣亡者也有一千多人。
看似懸殊實際上符合常理,畢竟豹滔軍人人著甲,在武器裝備上完勝對手,而且軍紀嚴明訓練有素配合起來行云流水。在算上兩支軍隊實戰經驗上的巨大差距,其實打出完爆的表現才是正常現象。
傷者救治亡者安葬,別看現在是冬季可處理尸體避免瘟疫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小事。不過開德府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安利軍大半都是本地人,他們的尸體并非無人認領。因此如何處理許貫忠也要謹慎對待。
考慮到杜昱就在軍中坐鎮,他便將戰報連同請示的文案送到城外的軍營之中,由自家大王來決議此事。
看到如此詳細的戰報,杜昱連連點頭,他麾下的數支大軍的統帥還真就屬許貫忠最為穩健,便是此等細節也牢記在心。
看到安利軍與當地百姓的關系,他心中明白必須妥善處理此事,至少要讓城中百姓明白兩國交戰陣前有所傷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大梁國與陣亡的宋兵并沒有私仇。
略一思索,他便提筆給許貫忠下了一個軍令,讓其出面安撫城中百姓,將陣亡者的尸體交由開德府城的百姓認領且豹滔軍會一些物資方便他們安葬親人。便是傷者也要讓他們與親人見面,并且對他們的家人言明,大梁國會無償治療那些傷者。
至于被俘的數萬宋軍,大梁國則保證不會對他們痛下殺手但暫時的管制是必要的,希望城中的百姓不要因此對大梁軍隊產生誤會。
許貫忠得到軍令之后立刻執行,此時城中確實有些人心惶惶,府城被攻破朝廷大軍全軍覆沒,忽然之間改天換地有那個人不害怕。
尤其是白天的沖突,兇神惡煞的豹滔軍更是讓人恐懼。那些企圖反抗者的慘狀無時不刻不在提醒他們命運已經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許貫忠派人到處宣傳大梁國的政策還是起到了作用,暫時安定了城中百姓的心。
其實大量軍隊對待戰敗的宋兵都非常寬容,除了搜尋逃兵之時并沒有對百姓過多騷擾,也沒有劫掠財富,在冷兵器時代絕對算的上仁義之師。
到了第二天,豹滔軍允許城中百姓去查看自家親人的安危更是起到了極大的安撫作用,而且承諾的事情也確實在扎扎實實的辦,讓人的觀感有所改觀,至少絕大多人不再以仇視的目光看待大梁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