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沖出去逃到汴梁城中去找副元帥宗澤,為其一份寶貴的情報。
親兵們見勸不動他也只能含淚離開,不過在逃跑之前他們倒是將詹義的幼子抱了出去,也算對得起自家將軍的栽培。
詹義的親兵從南城方向逃走,此時長垣城的守軍再也堅持不住了,盡管將軍詹義已經親自上陣領兵殺敵。戰爭比拼的就是實力,在戰斗意志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實力弱的一方失敗是早晚的事情。
隨著許貫忠在城外發出總攻的信炮,豹滔軍更是一擁而上,不斷發力施壓,很快便將前線推到城中。
不多時王驥便率先沖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缺口一旦打開便會越來越大,哪怕詹義再努力也改變不了現實。
半個時辰后,盧俊義、宋江、王驥三人的軍隊便形成了合圍之勢,將詹義團團圍住,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他身邊的守軍也越來越少。
面對這樣一位頑強的敵人,盧俊義等人都十分佩服,對他升起了愛惜之心。他們知道梁王最喜歡的便是這樣的忠臣良將,便想對其勸降一番。
然他們沒想到的是,詹義直接拒絕了他們伸出的橄欖枝,表示自己既然是大宋的臣子便要為大宋朝廷盡忠,城破之后他不想茍活更不愿意改換門庭。表達了一番感慨之后,詹義舉劍自刎以身殉職。
盧俊義等人十分驚訝,同時在心底更加佩服詹義的人品,在逼迫余下的守軍投降后并未因此戰傷亡較重而對長垣城的軍民進行報復。戰后他們甚至尋到詹義的家人將他們保護起來。兩國交戰不假可并無私仇,沒必要斬盡殺絕。
許貫忠更是深知杜昱對百姓的關愛,不會打開殺戒,在搜尋逃散的宋兵之后便未對城中百姓多加騷擾。
豹滔軍最終攻破長垣,可也用炸藥包將這座城池炸得稀爛,至少城墻已經失去了守城的功能。好在他們的目的并不是占領城池,而是打通道路與沂州軍匯合。
既然作戰目的達到了,付出一些傷亡代價也是值得的。而且長垣一戰也讓許貫忠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大宋軍隊都不堪一擊,也不是所有的朝廷官員都人浮于事。大宋立國到現在一百五十多年,要說只有奸臣、佞臣也不現實。
從此戰看來大宋軍隊尚有一戰之力,這還是地方守備部隊,換了更強硬的大宋死忠宗澤再加上數十萬的禁軍……,許貫忠也感受到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