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名聲啊!
至少來說,聲名并不是特別顯著。
雖說他是皇太子,可名聲這個東西,就是靠人傳的,尤其是在士林之中的名聲,那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
當初,倒是有個捷徑可以走,拜宋濂為師啊!
只要拜宋濂為師,憑借著宋濂在士林之中的聲望,哪怕朱標什么都不錯,這名聲都差不了。
在這,宋濂要真做了朱標的老師,這肯定是愿意下大力氣為朱標傳播好名聲的。
畢竟朱標名聲出去了,那他可就算是帝師了,那他宋濂的名聲也是水漲船高。
這就叫互相借光,人抬人高。
可是,這事兒當初硬生生的就被朱標給攪黃了!
做不成朱標老師的宋濂,自然沒什么義務幫助朱標傳播好名聲,當然,背后說壞話那也是不敢的,老朱要是知道了,妥妥的要弄死他。
所以,這朱標,現在在士林中,名聲也就那樣,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
一些人只知道朱標是個皇太子,至于對朱標的才學,很多人覺得我上我也行啊!
而現在,老朱就是在幫朱標造勢。
怎么造?
捷徑不走了,那只能想其他的法子,而讓朱標為功臣烈士建廟修碑,就是其中之一。
這廟要是立起來了,這被選入其中的功臣,一個個都要感謝朱標。
雖說這廟是皇上下令修建的,可是,這具體辦的人是朱標啊,不得謝謝他?
\\ \\
而那些陣亡烈士的家屬,更要感謝了!
這又是何等的榮光!
有了這么一批人自來水似的為朱標傳播名聲,時時刻刻念著朱標的好,這朱標的名聲想不好都難。
這就是老朱的盤算之一。
做成一件事,老朱至少可以一次性達成好幾樣目的,一箭數雕,這在老朱手里,都是信手拈來的手段,基本操作,壓根不值得大驚小怪。
李善長則是無所謂,這差事他之前就猜很大可能落在朱標頭上,不然的話,老朱不會拉著他去找朱標。
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對此,李善長覺得也挺好,說起來朱標也算是他的學生,朱標名聲好了,他李善長也不吃虧啊!
只要這差事不給楊憲,李善長覺得,怎么著都行。
而看老朱之前的態度,李善長就覺得這差事多半是不會給楊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