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海盜出沒,倭寇橫行等等問題。
也因此,這次徐達他們班師回朝,實際上也是一次戰略收縮的表現。
打下了許多地方,最終都選擇了放棄,只挑了一些重要的地段,進行防御。
看似如今的明軍連連得勝,可是情形非常尷尬的是,明軍仍舊處于守勢一方。
這地方打下來了,站不住腳。就是沒有足夠的國力能夠跟上。
不過對于這一點,老朱并不擔心。
明軍既然第一次能將元軍給干到草原上去,這打第二次,還不是和玩兒一樣?
只要給他兩三年的發展時間,北方再得到一定的恢復,到時候再次北伐,這情形和如今就又大不一樣了。
而地方上,伴隨著時局穩定,經濟逐漸復蘇,這出現叛亂也會日益的減少。
現如今,也是沒法子了,地方出了叛亂,只能鎮壓。
李善長輕撫胡須,望著劉伯溫,淡淡笑道“這推廣的法子,臣已經在做了,這畝產可能略微少一些,達不到每畝六百斤的樣子,不過少說也能達到四百五十斤,這要是年成好,達到五百斤也是可以的……”
“善長啊,這事兒你算是干的漂亮。”老朱也是由衷的說了一句。
而此時,劉伯溫眼神有些莫名,主要是他知道,這件事的功勞,主要不是李善長的,也不是李善長所說的朱標。
朱標干了什么?
可以說,他啥都沒干,就是最初的時候提了那么一句,然后這全國工匠來了之后,鼓勵了一番,又給了種種福利,作為激勵。
而這些,都不能算作功勞。
真正的功臣,準確來說,應該是楊憲。
而楊憲現在在哪兒,就在大牢里。
李善長,他現在不過是將楊憲過往做的這些事情,直接摘桃子罷了!
若是李善長直接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那說不定老朱還有些看法,對李善長這種做法很有意見。
可關鍵是,李善長沒這么干啊!
直接就將大半的功勞,扣在了幾乎沒做啥的朱標身上。
這算是撓到了老朱的癢癢處,老朱對于朱標的寵愛,這特么的就是一個瞎子也他娘的看得見。
恨不得天下間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自己兒子。
別的不提,就東宮的那些班底,臥槽,直接就讓自己麾下心腹去擔任,這皇帝和儲君居然是用同一套班子的。
簡直就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