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么一個大案,變成老朱心狠手黑的證據。
相反,這應該作為老朱的政績,或者說是他朱標的功績。
朱標心中也是開始默默反思這些時日以來的得失,思考這出游半個月以來的收獲。
盡管背靠老朱,老朱支援的也是相當到位,可正因為如此,朱標才能發覺自己和老朱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遠在京城的老朱,對于蘇州情勢的判斷,絲毫不亞于親在蘇州的他。
而且,對于情勢的洞悉,比他更為深徹,要知道,他還有道衍在一旁為他出謀劃策,縱使如此,也是不及老朱。
當然,蘇州此行的最大收獲不是別的,就是道衍。
銀子、錢糧、土地什么的,固然是收獲巨大,可是,真正關鍵還是人才。
得一良將,勝過百萬雄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這些古語無一不證明著人才的難得。
最為關鍵的是,還有要識人認人的那一雙眼睛,在這一點上,朱標又覺得自己和老朱差了不少。
朱標知道,自己其實是相當于開了一個透視的,對于那些人是名臣良將,他大致還知道一些。
可老朱不一樣,老朱就等于開盲盒抽獎一樣,這抽出來的,個個都厲害的不得了。
別人不說,一個李善長,一個徐達,就這兩人,在歷朝歷代的文臣武將里面排列起來,各自擠進前五,問題不大。
至于別的,那不好意思,直接就是一打。
出名的不計其數,這在史書上名聲不顯,但實際才能相當出眾的這就更多了,就比如吳良吳楨這兩兄弟。
朱標也是看了這兩兄弟的履歷才知道這兩人有多厲害的。
別真以為跟著老朱時間早,最后就一定能混得開。
雖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要知道,老朱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人,要是讓你上,你不中用,跟不上,早晚你也得被淘汰。
亂世之中,生存法則就是如此的殘酷。
而吳良吳禎這兄弟兩人自始至終,就沒掉隊,這就已經非常厲害了,要知道老朱是個什么發展速度,這沒兩把刷子,沒有一定天賦,還真不一定跟得上。
而這兩人,不過是老朱麾下武將里面兩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