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治水要有些干的工程有多大?
首先,全國各地都要陸續修繕,改造河道,一些地方還要開渠引水,每個工程看似不是很大,可是,架不住量多啊!
而且,這些搞完了之后還不算完,黃河要修,要進行改造,大運河要進行清淤,要重新令航道煥發生機。
這些工程,想想都令人頭皮發麻。
自古以來,能干成其中一件事情的王朝,都稱得上了不起了。
但現在,朱標已經全都給他規劃上了!
朱標這番雄心壯志,著實令老朱刮目相看,兒子,遠比自己想象的有志氣,更有遠見。
至少,在這件事上,老朱沒朱標這么敢想。
原先,老朱只是想著,這地方上的水利修一修就算完了,老百姓能有一口飯吃,這就足夠了!
可現在,老朱忽然發現自己這么想的話,實在是太短視了!
為長遠計,的確是該有一個統籌規劃。
而朱標此刻則是話語不停,繼續道:“諸位,本宮要求增設一部,除了方才那些,便是本宮覺得,確有必要如此做。”
“朝廷應當向民間征集熟悉水文地理的賢良之士,不拘身份,不拘地位,凡是符合朝廷要求,朝廷皆可許其高官厚祿,令其在這件事關國家百年大政方針上出謀劃策。”
“殿下,此事是不是言之過早?”立即就有朝臣出列反對,道:“臣以為,當下,我大明首要任務是與民休息,不該再大動干戈,更不該濫用民力……”
“須知昔年秦始皇修筑長城,秦朝二世而亡,隋煬帝修大運河,隋不過三世史書殷殷血鑒在前,不可不察。”
“此番修河治水,工程浩大,只怕勞民傷財,最終反無所得。”
“前元之時,修繕黃河水道,最終釀成民夫暴動,元廷失其天下……”
“若我朝廷不思百姓之疾苦,恐重蹈秦朝,隋朝之覆轍。臣請皇上三思啊!”
朱標朝說話那人看了一眼,眉頭挑了挑。
吆嗬!
又是一個言官。
這御史臺養的都是一幫什么貨色?專門和他不對付?上次冒出了一個陳懷義,讓他給送到邊疆去了,徐達也的確給陳懷義挑了一個好地方。
這還沒過多長時間呢?
怎么又來一個?
關鍵是這言官,這說話發言,怎么都他么喜歡虛空打靶?并且格外喜歡把自己包裝成一副為民請命的樣子,對于大明無比的忠誠和熱愛。
這是從明初就開始長歪了啊!
這些臭毛病不給這些言官改一改,立立規矩,這以后要推行什么政策,這些言官只怕又要跳出來嘰嘰歪歪,煩不勝煩。
朱標剛打算說話,胡惟庸就已經先開口道:“趙御史,你此言過了吧?”
“太子殿下何曾說過我大明今番首要任務不是與民休息?”胡惟庸冷哼一聲,緊接著就道:“今番朝堂上討論的就是我大明如何盡快讓百姓還家,耕種土地,恢復元氣,興修水利也是其中不可或缺之一環吶!”
“方才御史說濫用民力,本相要在這里替皇上和太子問一問御史了,皇上和太子殿下征用民夫,是為了修筑宮殿么?是為了一己之私享樂么?”
“召集民夫為何?便是修繕水利也。其利在民,怎是濫用?”
“且殿下也已經說明了,治水,乃百年之國策,毫無疑問,其意義便在于怕過度使用民,御史下次還是聽仔細些……”
朱標暗暗的給胡惟庸豎大拇指,這老胡,靠譜啊!
這句句都說到他的心坎上。
當然,這表面上,朱標則是一臉笑容,看向方才那名言官,道:“御史,方才丞相所言,或許有些許不客觀。”
“本宮想在這里問問御史,御史可曾調閱過我大明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