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水平。
原先張溫還有些顧慮朱標,速度稍微放緩了一些,可是朱標知道之后,立即讓張溫按照原定的速度行進。
僅是這一點,張溫就對這位太子爺觀感大好。
除此以外,這平日里生活當中,張溫也發現這太子爺隨意的很,沒有那么多的講究,甚至每餐拿士卒的兩個饅頭墊一墊肚子,都是不嫌棄的。
朱標則表示,好日子誰不會過啊!
這要是每天山珍海味吃著,誰不高興?可是,看著那些士卒就啃著饅頭,喝著涼水,而自己在一旁大魚大肉吃著,從心里,朱標就過意不去。
都是爹娘生養的,自己不過比他們幸運許多罷了!又豈能依著自己的性子作威作福?
而且,這在朱標看來,也是一個必須要體驗的過程和經歷。
無他,將來朱標還打算去軍中走走的,不為別的,就是去了解大明的軍隊,到底達到了一個什么水平和發展狀況。
這些,靠奏章上的文字描述,是無法確切知道的。
唯有親身經歷,才有感悟。
包括戰時,明軍的行動效率又會達到一個什么水平,這一點,朱標也不清楚。
故而,他只能讓張溫不要遷就自己,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才能切實了解到這些實際的情況。
對此,朱標才能根據這些情況,進行優化和改善。
就比如,這次出來,朱標就覺得,這明軍的伙食得改善。
打仗的時候,要是這種伙食,明顯是跟不上身體的消耗啊!
主要是得多加肉,加油。
這有油水的東西吃到肚子里,才能提供更多的熱量,為士卒的行進訓練提供更多的體力。
至于健不健康,那先放一邊吧!
肉都不管夠,談什么健康不健康,那就純屬扯淡。
而這個,朱標就有了計劃,得多養豬養牛養羊,最好能蓋出一些養殖場才好。
最好還得有飼料,不過這玩意朱標也不會。
不過這不要緊,朱標想著,無非是那幾樣東西,什么讓豬長得快,就喂什么唄,這飼料的比例,多試驗幾次,多做觀察,最后肯定是能得出來的。
而且,這玩意兒,還得具備推廣性,軍隊能吃上肉不算,這民間的百姓,以后也得有肉吃。
這才意味著大明做到了真正的繁榮富強,百姓才算是真正的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