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鳳陽之后,朱標一行人的速度也是快速提升上來。
雖說這次出來,但朱標主要意愿可不是游山玩水。
還是先辦事要緊。
更何況,朱標一直掐算著時間,他還想著親眼看著討倭大軍出征呢!
為此,朱標直接取消了去龍虎山這一計劃。
畢竟在朱標看來,這張家既然懂得配合,不和自家作對,也就算了。
不過另外的少林寺和武當山,朱標可沒打算輕輕揭過不提。
宗教,就該如同后世一般,一定要受到政府的管控和領導。
不然,惹出來的幺蛾子可不比其他的小。
佛教就不提了,劣跡斑斑,這才有了三武滅佛之說。
后面一直安穩著,不再搞出什么大亂子。
不過元朝是個例外,崇信番僧的那一套教派,據說現在元廷的小皇帝愛猷識理達臘已經不理朝政,全部交由王保保打理,專心致志跟隨那些所謂的“得道高僧”禮佛。
元廷要不是有王保保頂著,朱標說不定現在就敢勸說老朱放棄其他,先揍元廷一通。
而這樣的殷殷血鑒,朱標若是不引以為戒,真敢打板子了!
而道教,雖然大多數時候看上去人畜無害,可那不過是沒有權力罷了!
一旦和權力掛鉤,作惡一樣少不了。宋微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故而,在朱標看來,宗教一旦和皇權掛鉤,其結果一定不太美好。
至少,對于底層的百姓來說,是一場深深的災難。
別的不提,皇帝崇尚宗教,總得布置排場吧?總得搞什么法會吧?總得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儀式,向神明表達自己作為皇帝的心意吧?
別人不說,老朱還為了自己的祖先在鳳陽建了一堆沒人住的宮殿呢!
老朱已經算眾多皇帝里面不錯的,還知道找富戶敲竹杠,也是在削減遷徙而來江南富戶的財力。
別的皇帝,能有老朱這手腕?
而別的皇帝一講究,往往伴隨著花錢,錢從哪兒來?沒有老朱的手腕,又要花錢,除了從百姓身上薅羊毛還能從哪兒來?
這有時候花錢是小事,更有甚者,會因為崇信宗教,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來,這些事情無一不是誤國害民之舉。
總之,朱標清楚的知道一個皇帝,一個朝廷一旦和宗教捆綁在一起,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極度世俗的文明之中,這y壓根就是行不通的。
老百姓過不下去了,絕不會聽信宗教的那一套說辭,安安心心的去死,而是在這樣的弄潮之中,不斷有人揭竿而起,向朝廷發出挑戰,一直到覆滅掉這個昏暗的朝廷為止。
來到了武當山,朱標亦是不由得贊嘆一句,果然是鐘靈毓秀之地。
此刻已快到冬季,山上的青松綠柏仍是郁郁蔥蔥,霧氣朦朧,仿若仙境。
此地寶地,用來清修還真是不錯。
難怪張三豐住在這里,活那么長的時間,這以后自己若是老了,說來也是可以找這么一個地方清修。
不過,目下來說,自己還為時過早了一點。
在這方面,老朱說不定可以提前。
自己要是想偷懶,屬實來說,不大現實。
主要是老朱不讓。
而且,老朱對自己的栽培,幾乎可以說是肉眼可見。
自己要是這時候撂挑子,可就真傷了老朱的心了,這對自己也是一種莫大的不負責任。
將腦海中的這些思緒撇開,朱標只帶著十幾人朝著山上的道觀走去。
朱標亦是看了一眼,這武當山的道觀還沒有后世那般雄偉奇俊。
當然,以當下來說,還是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