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天剛剛亮,張然與母親就起床開始收拾了。
兩人一起將昨天晚上做好的那幾方豆腐抬到小車上,用麻繩將竹制的模具連同里面的豆腐一起綁結實…
等到三魁從家里趕來后,張然與三魁匆匆吃了一點早飯,又揣上母親蒸的米餅子,便踏著晨曦,出發前往新豐了。
接連去新豐縣城賣了幾次魚,張然對于通往新豐縣城的路途也算是熟悉了不少,可以稱得上是熟門熟路了。
盡管路還是那條路,依然還是那么難走,但張然與三魁兩人趕路的速度卻明顯一次比一次快了。
花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張然兩人從張里一路來到新豐縣城,在城門衛檢查了貨物與寫有身份的木犢之后,順利的進入了縣城之中。
因為這次賣的是豆腐而不是魚了,所以,張然兩人就不能再去魚市了,而是轉道去了與魚市相隔不遠的菜市
菜市名義上雖說也是“列市”之一,但其實真算起了也就是只是官府劃定出來的,在集市上專門販賣賣果蔬等物的一個不大的區域而已,其規模甚至還不如后世一些超市里的果蔬區來的大。
與“菜市”在同一條街道的,還有粟市,菽市等等其他“小市”(區域),總得來說,這條街道所出售的貨物,大都是一些米糧,果蔬之類的東西。
推著滿車的豆腐,一路穿過大半條街,張然與三魁最終在菜市與粟市之間的交界處停了下來。
然后兩人就近尋了一處閑置的空地,將車停靠在街邊。
由于來的比較早,尚未到官府規定正式開市的時間,是以街面的人流量較少,趁著這段時間,張然兩人迅速將豆腐,秤,竹板以及其他雜物都卸下車…
來了新豐縣城集市幾次之后,張然對于新豐縣城集市的各種規矩,門道,也算初步有了一點了解。
總體來說,新豐的集市分早,中,晚三市。
說是三種集市,其實集市的街道還是那幾條街道,只是開市的時間以及商販的個體有所不同而已。
其中早市時,只允許開店鋪的“坐商”開門經營,并且坐商可以一直經營到晚市結束。
中市開市后,集市內大都是縣城周邊,進城販賣果蔬,糧食之類日用品的普通百姓…
直到晚市時,才允許游商或者外地商人入集市內經營(注意是入集市內,不是入城),并且晚市結束后,必須立即離開集市。
不過因為新豐只是一座縣城,這種規定執行的并不是太嚴格,只要不是外地客商,一般情況下,市吏們很少會去盤查或者驅趕普通百姓。是以,像張然這種普通百姓,才能在中市開始之前進入集市之中經營。
只有像長安城的那種人口數十萬的大城,才會有專門的市吏進行嚴格管理,并且九市之內,所有商販,必須按照官府對其定位,在規定時間內進場離場…
……
臨近中午,集市的人流量多了起來,集市里也漸漸有了一些喧囂的味道。但張然的攤位前,依然沒有任何一個顧客上門
“怎么會這樣呢?明明上次在魚市賣魚的時候,生意很火爆呀!”
見這么長時間了,攤位前也幾乎無人光顧,張然不禁有些焦急起來
“會不會是因為豆腐是新出現的東西,大家都不知道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所以才沒人來買呢?”
考慮到豆腐可能因為是第一次出現在新豐縣城的集市里,周圍的顧客們都不清楚這是何物,更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所以才導致出攤這么長都無人問津。
是以,張然考慮了一下,就決定,先宣傳一波試試看。
至于如何宣傳這種事情對張然這種經歷了后世各種五花八門營銷手段,套路的轟炸,洗禮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張然甚至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