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董仲舒的講述中,張然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經過,起因是天子的母親王太后,很希望自己的外孫女嫁于諸侯王做王后,這時,太后身邊的宦官,一個齊國出身叫徐甲的,就給太后建議說,齊地有漁鹽之利,且都城臨淄乃是不下于長安的大城,齊王坐擁此地,富可敵國,若是能您的外孫女能夠嫁于齊王為后,豈不是一件美事?太后聽聞此言非常高興,就將徐甲前往齊國與齊王商議。
但在徐甲動身之前,主父偃偶然得知此事。然后他便起了心思,找到徐甲讓其幫忙從中說和,將自己的女兒,作為陪嫁也一起嫁到齊國去做個妃子什么的。
徐甲到了齊國找到齊王商議,然而齊王的母親紀太后聽后卻是勃然大怒,說齊王已經有了王妃,也有了其他的嬪妃,斷然拒絕了此事。
消息傳回來后,不但王太后非常生氣,主父偃也恨的咬牙切齒,認為這是齊王對自己的又一次羞辱。思及以往在老家齊地時,遭受的那些排擠及屈辱,主父偃新仇舊恨涌上心頭,就發誓要報復回去!
于是主父偃便對天子說:“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巨于長安,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今齊王于親屬益疏,又聞其姊亂,請治之!”
正好天子也早看齊王不順眼了,就任命主父偃為齊相,徹查此事。主父偃到了齊國后,便立即命人搜集證據,很快找到了齊王與其姊紀翁主私通的罪證。
而齊王本人得知此事之后,驚懼異常,惶惶不可終日。要知道,漢素以孝治天下,齊王的行為,在當世乃是十惡不赦中的大罪,其名曰畜牲行。所以,一旦事情敗露,齊王不但要身敗名裂,全家都難逃一死。
要知道幾年前燕王也因為犯了同樣的罪行,而被主父偃告發,最終身死國除,全族無一幸免。
有前例在,主父偃兇名在外,齊王很擔心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不等主父偃前來問罪,就飲藥自殺了。
一下子弄死了兩個諸侯王,還是燕王,齊王這種頗具實力的大諸侯王,主父偃的這番舉動,頓時引的天下諸侯人人驚懼。
而同樣有此行徑的趙王劉彭祖,唯恐自己也步了燕王,齊王的后塵,所以便先發制人,上書告主父偃受諸侯金,逼死齊王,請天子誅殺主父偃,以謝天下!
然后,主父偃就被召回長安問罪,并在牢獄之中,交代了自己收受賄賂的事情,但主父偃也不是傻子,他咬死不承認逼死齊王的事情,所以才能茍活至今。
請收藏本站: